奧運後 重新起跑:參加港都杯的外隊﹐大多換了新血﹐我們的「新兵訓練」﹐計畫在那裡呢﹖(聯合報)

1988-11-30(本報訊)

參加港都杯棒球賽的外隊實力不強,主因是各隊大多換了新手,各國的棒運訓練計畫似乎以漢城奧運為一個階段,目前正實施全面換血。在漢城奧運得到金牌的美國隊隊員,無一人在陣中,而依美國隊攜來的球隊資料,這支新的美國隊隊員都很年輕,確實是新一代的精英,陣容以大學二、三年級學生為主體,隊中的投手佛南多斯是邁阿密大學一年級學生,他的高中紀錄為十四勝零負,平均失分率只有零點五六,前途不可限量。今年參加世界棒球賽及奧運的美國隊,被稱為美國棒壇近十年來最強的球隊,而來參加港都杯的美國隊全都換了新人,可見美國棒協提拔新人之魄力與汰舊換新態度之殷切。在漢城奧運得到銅牌的波多黎各隊,這次來華也全換新人,唯一不變的是該隊的總教練卡拉帝羅,從一九八四年我國首度主辦國際棒球賽,波隊即由有「老狐狸」之稱的卡拉帝羅帶隊,如今他的責任則是訓練出一批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新手。荷蘭隊中也沒有參加世界棒球賽的選手,這支被戲稱為「青棒」的隊伍,雖然成績不佳,但是「新兵訓練」的意圖十分明顯。韓國派了一支大學隊來參加比賽,而派到阿根廷參加下月「會長杯」的也是單一大學隊,可見奧運之後,韓國在新的訓練計畫訂定之前,也在「觀察階段」。我國的棒球人口,也許不能與美國相比,但是新陳代謝卻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訂立目標,有計畫地培養「新血」,是刻不容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