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棒運應回歸基本面:(民生報)

2004-12-19(社 評)

頗富歷史盛名的美和中學棒球隊,在本屆高中棒球賽中雖晉入八強,但止於四強之外。然而,這卻已是美和近年來最佳的戰績,因為從八十八年到九二學年,美和從未晉入八強。翻開歷史,美和青棒曾榮獲十四次全國冠軍,九次世界冠軍,美和青少棒也曾奪下十七次全國冠軍、十一次世界冠軍;時至今日,榮景不再,令人為之興慨。 美和由盛而衰的過程,暴露出棒壇在青少年與青棒這兩個階段所出現的問題: (一)球隊之間挖角的風氣很盛,但一支球隊,要安置外地球員,必須提供膳宿及生活週遭的照料,費用可觀。過去因為可以獲得政府的補助及民間企業的贊助,尚堪支應,現今則兩者皆缺,學校球隊經常處於捉襟見肘的狀態。 (二)為了提升球隊水準,學校常聘知名度較高的教練,大筆經常性開支成為球隊的負擔;此外,球具等消耗品,價格也在上漲,以青棒從鉛棒轉換成木棒而言,因木棒經常在練習或比賽時被打斷,以市價每支一千八百元來計算,一百支的消耗即達十八萬,在在都增加了球隊營運的成本。 (三)美和青少棒、青棒兩支球隊,共五、六十位學生,一年經費約五、六百萬,學校曾考慮結束青少棒,幸獲企業贊助,得以維持;然今年贊助即已到期,後繼乏力,又陷入困境。 (四)與美和類似的華興中學,在九十二學年度已停止青少棒球隊的組訓,並向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註銷球隊。目前華興僅剩青棒卅二人,戰績不差,但也不具當年強盛的氣勢。 政府體育經費逐年降低,民間企業贊助學校棒運的意願也日趨薄弱;外援既然渺茫,學校方面就必須尋求自力更生之道。從長遠的眼光看,學校向外挖角的風氣既難以為繼,不如安心培養家鄉社區子弟兵,從扎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