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9(本報記者吳育光)
原住民關懷杯棒球賽,原住民球員似乎越來越不關懷。 關懷杯棒球賽舉辦了11屆,當初18位原始創辦會員,如今只剩下吳俊達、藍文成、王光輝和劉義傳四人,號稱擁有80餘位的原住民棒球運動協會成員,今年甚至只有20人出席,到了第三天,參與棒球教室的球員更減到15人。 王光輝回憶說,前幾年花東原住民球員的熱忱不是蓋的,無論是誰都會自動捲起袖子推土清理場地,甚至當傳令做跑腿。有中生代球員則說,現在的新進會員增加速度,好像已趕不上會員流失的速度。 有一位執教於高雄新興高中的黃政源老師,他不是原住民,與棒球唯一的關係是他曾是黃武雄、謝長亨的師大同學,也是兄弟象迷,而當象隊投手林文城在職棒三年初車禍過世後,他就開始默默捐助基層棒球隊,今年他又到關懷杯棒球賽當義工,更慷慨捐助五萬元,不求回報。有職棒球員表示,這位漢人的熱情,真讓原住民球員感到汗顏。 花東地區原住民職棒球員回饋鄉梓的熱情退燒了嗎?今年關懷杯興農牛隊和La new熊隊都各來一位張泰山和梁如豪,兄弟象隊「代表」為王光輝、劉義傳、郭一峰和王金勇,誠泰COBRAS則全員缺席,若非中信鯨、統一獅十餘位球員撐場,否則冷清的場面可以想見。 獅隊投手高龍偉自我解嘲表示:「可能是我們比較傻吧!」可是這股傻勁卻令人激賞,老鳥也從「菜鳥」球員王國進、高國慶、葉長龍、羅健銘和王信民的身上看到傻勁,看到了傳承希望,不過有球員抱怨說,回饋花東棒球的熱情怎能用傳承呢?薪火應該越燒越旺才是! 為什麼薪火越燒越弱?興農牛原住民球員羅松永或許是一個例子。昨天他一早出現在東體棒球場,來看姪子羅俊彥、羅偉升兄弟出賽,一到球場才知是關懷杯比賽,他訝異的問:「怎麼沒有通知我呢?」「飛刀」陳義信日前也致電給協會:「怎麼關懷杯比賽會和OB比賽撞期呢?」 或許,問題出在溝通及聯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