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霸七戰收益 逾4000萬元:(民生報)

2004-11-15(記者方正東/台南報導)

獅牛總冠軍賽打得激烈,兩隊球迷也熱情捧場,根據中華聯盟公佈的資料,這七戰打下來,包括票房、商品、廣告等收益預估超過4000萬元;熱鬧過後,也是大家該思考如何改善現有制度的時候了。 獅牛總冠軍賽打到第七戰,擁有四場主場權利的統一獅隊,光四戰的票房收入就達1500萬元,加上商品150萬元、廣告500萬元,共計2150萬元,這個數額直逼獅隊本季全年的票房收入2200萬元。 興農牛隊雖然只有三場主場,票房收入不如獅隊,只有1000萬元左右,不過牛隊商品大賣,共賺進約350萬元,再加上廣告550萬元,牛隊也有1900萬元的盈收。 去年總冠軍戰打了六場,門票收入達2800萬左右,同時加周邊利益也有四千萬的收人,其中興農牛一直認為總冠軍是票房命脈,球團今年可以達損益平衡,就是拜總冠軍戰所賜,今年七場比賽兩隊的票房也有2500萬左右,同時也引起全台的轟動,總冠軍戰似乎是最大的金雞蛋,如何讓雞蛋更有價值,的確值得大家來思考。 總冠軍賽七戰就收了超過4000萬元,應可給聯盟一個思考方向,如何改變賽制,讓中華職棒的季後賽可以打得更熱鬧,例如改成單一球季,由季賽第三名與第二名先打五戰三勝的挑戰賽,獲勝的球隊,再與季賽第一名的球隊打七戰四勝制的總冠軍賽,如此,或許能讓台灣棒運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風潮,改善國內職棒環境,若只是一味地墨守成規,不知變通,那就很難有生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