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後 平均少600人:節奏慢?競賽品質無法提升?(民生報)

2004-11-02(記者張文雄/報導)

中華隊在雅典奧運失利後,曾經嚴重影響到職棒票房,但最近兩周興農牛、統一獅、兄弟象互咬的戰情,刺激又膠著,又讓票房提升不少。但比較奧運前後,每場觀眾人數平均約降六百人,未來值得聯盟的注意。 職棒因奧運關係休兵四周,同時從8月31日複賽,在9月13日聯盟曾經做過統計,奧運前208場的平均觀眾人數是3703人,複賽後就只有2294人,每場比賽少了近1400人,有人認為是因為中華隊在奧運失利只打第五名,因此影響到票房。 也有人認為台灣職棒的比賽節奏太慢,影響到球迷看球的願意,同時競賽品質一直無法提升,讓部份球迷有點失望,影響到票房,不過這些都只是檢討及思考票房降低的方向而已。 根據聯盟重新統計,今年停賽前的平均人數是3688人,複賽後的平均人數是3079人,約降了六百人,如果跟之前兩周比較,票房算是回升,當然是拜下半季冠軍必須打到最後一場才分出勝負有很大的關係。 聯盟人員表示,以往下半季冠軍隊早早出爐後的票房都一落千丈,但今年不同以往甚多,後兩周的票房都比以往好,誠泰與興農的比賽,單場就收入兩百萬就是一例。 票房及平均觀眾人數是聯盟重要的參考數據,如何在制度上及競賽品質上求進步增強票房,值得球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