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棒球運動的整體規劃:(民生報)

2004-09-26(社 評)

我國棒球選手在精銳盡出的情況下,只在雅典奧運拿到第五名;返國後,中華棒協直到廿二日才舉行檢討會。惜因體委會及職棒球團負責人皆未與會,檢討會只討論了些枝節問題,未觸及根本問題。 事實上,國內棒壇亟需解決的問題,不在少數: (一)陳總統提出二○○八年北京奧運我國爭七金的期許,體委會主委陳全壽聲稱我國棒球有望拿金牌。但冷酷的事實是:北京奧運棒球賽的名額只有八隊,其中亞洲佔兩席,除地主國之外,我國必須打敗日本、韓……等才能爭取到唯一的參賽名額,試問:我們到底有多大把握?準備工作如何進行? (二)中華奧運棒球隊的組成,主導權在棒協,但教練及選手重心在職棒,同時最大的支柱則是旅外球員。在「為國爭榮譽」的號召下,各方只得盡力配合;然而事權不一,資源不均,職棒球團確有失衡之處。過去,業餘與職棒是兩個領域,自從國際奧會同意職棒球員參加奧運後,國際棒壇已產生革命性變化,而我國棒壇仍沿用舊有體制,是否能因應國際潮流,確有存疑之處。如何使棒球領導從雙頭馬車整合為一元化,值得國內棒壇作深一層的檢討。 (三)北京奧運之前,中華隊必然已面臨世代交替的大換血,但現今我國職棒球團連培養二軍的計劃都沒有,卻如何培植新血輪? (四)我國旅外球員在雅典奧運的表現有目共睹,將來必然也是中華隊的主力;但對目前在美國小聯盟及日本棒壇拚戰的台灣小將,國內棒壇若瞭解不深,將來調兵遣將恐會發生閃失。 (五)我國在巴塞隆納奧運拿下銀牌時,國內大、中、小學報名聯賽的球隊逾一千二百隊,現今已縮減到五百餘隊;這項嚴重萎縮的現象,若不能扭轉,棒球運動其實頗有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