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4(記者婁靖平/特稿)
從去年亞洲棒球賽開始,中華棒協首度成立情蒐小組,負責蒐集旅外球員、國際各隊實力狀況,今年雅典奧運棒球賽,情蒐小組功能更受重視,整理出來的情資,對中華隊有相當程度的幫助,可惜礙於臨時編組的限制,功能還是無法全數彰顯,情蒐小組若能成為常設單位,中華隊將更無後顧之憂。 過去缺乏情資蒐集觀念,中華隊通常只在比賽開打後,由教練分組在場邊觀察各隊狀況,然後再口頭傳達給球員瞭解,不但時間緊湊,獲得情資也不見得完整,球員只能聽到訊息,看不到實際狀況,對敵情的瞭解幫助相當有限。 去年亞洲賽前,棒協委託呂明賜、林琨翰專職蒐集旅外球員及日、韓球員情資,除了書面資料外,另有光碟影片,並在賽前交給教練團運用,球員透過影像的接受,對於敵情也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情蒐小組的功能,在這次亞洲賽獲得肯定。 今年雅典奧運,中華棒協再度委由楊清瓏、劉志昇成立情蒐小組,並自5月1日開始正式運作,兩人除了親自赴美瞭解所有旅外球員狀況,也從不同管道取得其餘各隊的比賽影帶,並在奧運開打前一個月,將所有書面、影像資料交給教練團,減輕大家許多負擔。 「讓中華隊提前準備,知己知彼的備戰出擊」,是情蒐小組最重要的任務,以過去兩次大賽的經驗來看,初步目的已經達成,但相關人士也不諱言的表示,「如果情資蒐集時間能拉長,讓小組成員有更充裕的時間,找到更豐富的資料,對中華隊的幫助,絕對不只如此」。 臨時編組的倉促,只能達到皮毛的基本需求,情蒐小組若是常設組織,中華隊便可從現在開始為2007年亞洲賽,甚至2008年奧運提前準備,經年累月蒐集出來的資料勢必更加齊全,讓中華隊後勤支援的力量更為凸顯。 情蒐小組要轉變成常設組織,經費當然是首要問題,但以中華隊獲得的幫助程度而言,四年一期的情蒐備戰,其實是相當值得的,相關單位不妨認真考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整且有計畫的長期情蒐,絕對是中華隊不可缺少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