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3(婁靖平)
曹錦輝、王建民等旅外投手,是這次雅典奧運中華隊的最大助力,但可以預見的是,這兩位戰將,未來再披中華隊戰袍的機率已經不高,年輕一代接棒勢在必行,而目前仍在小聯盟系統奮戰的好手,必然是銜接戰力的首選目標,因此,相關徵召計畫和管道建立的提早準備,絕對不容忽視。 中華隊今年沒能在奧運打進四強,兩位旅外主投的場數、球數限制,是很大關鍵,儘管球團都是基於保護球員才設限,但關於這方面的設限,商談時程應該更早展開,才能爭取到最大的靈活使用空間,不至於像這次奧運,臨到頭來傷腦筋。 中華隊這次徵召曹錦輝、王建民,對於整體戰力的提升,具有相當正面的幫助,將來的中華隊,也勢必少不了旅外投手的協助,既然如此,現在就可以開始盤算。 目前在小聯盟效力的鄭錡鴻、羅錦龍、黃俊中,在日本二軍力爭上游的陳偉殷,乃至即將放洋的耿伯軒、黃佳安等投手,水準都不差,都會是中華隊日後徵召的對象,如何避免這次困擾重演,和球團建立溝通管道,專人專職負責,是首要之務。 此外,在世界大學棒球賽表現搶眼的姜建銘、增菘瑋、蔡英峰、蘇哲毅、江柏清、利弘揚等人,也都有機會成為未來中華隊的主力,棒協或是所屬球隊,能否協助這群菁英提升自我實力,將和日後中華隊的成敗息息相關。 從這次雅典奧運的過程來看,國內職棒投手不是不能扛起重責,拿到兩勝的潘威倫就是正面例證,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運,連兩場救援失利的陽建福,論實力並不輸給嘟嘟,但習慣先發臨時轉往救援的調度分工,反而讓阿福無法發揮所長,並未達到專才專用的效果。 為中華隊長遠打算,國內職棒球團應該敞開胸襟,不要光為戰績打算,得用不斷的比賽來培育本土專職救援投手,這樣才能在中華隊最需要的時候,提供職業功力的幫助,避免這次雅典奧運救援一再失利的憾事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