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回到棒球場了:(聯合報)

1988-10-24(本報記者 蕭美君)

甲組成棒秋季賽昨天的決賽,吸引近萬名觀眾,掀起近年來國內棒球賽罕見的盛況,棒界人士相當欣喜。在秋季賽開賽前,由於中華成棒隊在奧運失利,棒界人士鑑於以往冷清的場面,對這次比賽的觀眾人數不抱奢望,承辦的台北市棒委會只印一萬張左右的門票,來應付初賽、複賽及決賽。初賽的觀眾,正如大家所預測,但進入複賽後,觀眾一天天增加,門票收入最多一天可達廿多萬元,而昨天收入高達六十萬元,兩度加印門票的台北市棒委會,昨天竟然門票不敷使用,令棒界人士喜出望外。觀眾是棒運發展的基本要件,也是球員精神的支柱,複賽到決賽場場精彩,是因球員賣力的表現,而球員賣力的動力是來自觀眾;以往棒界人士總認為民眾對棒球是「關心的人多,支持的人少」,也常問:「棒球觀眾那裡去了?」但經昨天的盛況,特別是在奧運失利後,這些疑慮應可一掃而空。不過,由秋季賽也顯示,觀眾要看精彩的比賽,雖然自複賽到決賽,每場比賽均有可看性,但表現突出的球員仍是老面孔,年輕球員鮮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特別是投手,這證明我國棒運人才凋零及新陳代謝太慢,這是應正視的問題,否則情況延續下去,必然留不住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