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8(劉復基)
奧運棒球賽好球帶「比較」嚴謹,不像去年札幌亞洲棒球賽那麼寬鬆,這對打擊是利多的消息,不過對投手來說,好球帶不再寬鬆,投手的實力備受考驗。 中華職棒有鑑於去年亞洲賽的情形,今年好球帶放寬不少,為了是讓打擊者能夠適應國際比賽的尺度,沒想到雅典奧運連日來的「大執法」,竟有180°的轉變,看不到有那個主審裁判有個別差異,完全按照棒球規則「打者腋下、膝上與本壘板同寬」的區域界定好球帶。 棒球規則定的好球帶,是打擊者一定能夠打到球的範圍,所以打擊者只要鎖定這個區域的球來擊球,就有機會擊出安打。中華隊陳致遠去年亞洲賽慘遭「11K」,今年最近兩場奧運比賽各擊出兩支安打,還包括一支全壘打,不管是不是教練調教有功,「正規」好球帶有利打擊者擊球的理論,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相對的,投手就非得拿出實力不可,控球要精準、武器要犀利、配球要靈活才能罩得住場面,否則就像昨天中華隊的林恩宇一樣,險些把到手的勝利搞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