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2(本報記者林以君)
與其說林恩宇最後一刻排擠掉林岳平、莊宏亮其中一人,倒不如回頭看看,林恩宇的棒球生涯是如何地屢遭命運「排擠」。 在穀保家商時,投手丘只容得下張誌家與陳誠慶,內野是林恩宇的新家。 到了林口體院,與中華隊現在的先發三壘手、旅美水手隊一A陳鏞基同隊,林恩宇又遇到沒有守備位置的窘境。陳鏞基曾經這麼形容林恩宇,「守內野,傳球不準;守外野、接球不穩。」他有臂力,傳球一壘時卻無準星,他有強肩,但判斷高飛球,落點總有誤差。 林恩宇在棒球場上,似乎注定要回到投手丘上。 三年前大學三年級時,他正式站回投手丘,隔年協會杯棒球賽,是他改練投手後首次大賽,他拿下的生平第一個獎,竟是因為連續11局無失分的「防禦率王」。 投手丘才是球場上的林恩宇最終的家。但,連續從去年底亞錦賽、現在的奧運棒球賽,他連續以「候補」登上正選,也是一奇。別忘了,亞錦賽雖有杜章偉與他同升正選,但只有林恩宇對日本隊上過場,杜章偉沒下場,導致錯失領取國光獎金機會。 林恩宇三年前幾經猶豫站回投手丘,三個月前卻萌生「放棄」爭取國手念頭。 他說過:「真的是屁股痛到不行,左腰下面一點。」 還好,他認為,「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他也用「不輕易原諒自己」當座右銘,他閒閒沒事,就又給自己下了一道命令,「不要過得太輕鬆」,這三句話,硬是把林恩宇擠上奧運棒球賽投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