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0(本報記者林以君)
很難想像黃俊中5個月前,連球都沒得打,現在卻是中華隊候補第一,若以對棒球的飢渴程度衡量,黃俊中應是中華隊第一,而非目前的第25人。 今年三月,旅美球星一個個歡喜加入春訓,就連遲未取得赴美工作簽證的陳金鋒都換上道奇球衣了,黃俊中還在洛杉磯癡等紅襪隊紙上作業,以便讓他取得在美國打職棒的工作許可證明。 一等就到了四月春訓結束,旅美十球星,就剩他連套球衣都沒有,他飛到佛州與球團交涉,才得知移民局緊縮非美國籍海外球員簽證,他申請延誤,就必須等到10月底,才可能再獲簽證,那時候小聯盟球季已經結束一個月了。 這個「青天霹靂」,讓黃俊中驚覺,今年是個沒有比賽的職棒球季,他會自廢武功一整季。 球團建議,不如去加拿大,或是墨西哥參加當地的職棒,維持球感,黃俊中猶豫,但又不得不試,他試著聯絡前味全龍隊洋將大帝士,到他帶的墨西哥紅魔鬼隊打球,卻未成功,他逐漸成了「職棒浪人」,隨波飄流。 他也驚覺,如果一季都不投球,要恢復原有水準,談何容易。奧運對別人是「夢想」,能不能實現罷了;奧運,對這個旅外未役球員,是「夢」,夢醒了,可能只剩回憶。 他開始在週末與洛城社區的華人朋友傳接球,再小的比賽,他也參加,直到全國棒協把他拉進42人名單回台灣測試,測試後他還是未入選24人名單。 棒協對旅美球員徵召的投手名單其實早有定見,王建民、曹錦輝是一級戰力,沒受傷就非得找回來;黃俊中不在預想或假設名單,他甚至比左肘受傷復健中的郭泓志、藍鳥隊菜鳥鄭錡鴻、洛磯隊高個兒羅錦龍都還次一級,因為他根本沒球隊可比賽,完全無從評估。 台灣測試賽後返回洛杉磯,棒協宣佈未入選24人名單的旅美投手,荷蘭哈連杯還有機會,他孤飛荷蘭隨中華隊比賽,因為他今年沒有球衣可穿,能有機會穿球衣,他「哈死了」。 他非常清楚,是否擠下別人,升為24人名單內,非他能決定,但若不珍惜每次站上投手丘的機會,再站投手丘,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