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06(記者黃顯祐專題報導)
第一次穿上「56」號球衣,新秀投手耿伯軒相當興奮,他知道這是台灣體院教練林華韋相贈的背號,耿伯軒說,他一定會珍惜這次雅典奧運的機會,多學習各位「學長」的經驗。 一個月以前,耿伯軒的奧運國手夢有些遙不可及,他在甲組春季聯賽以優異表現獲得投手獎,當時他還想著在世大棒賽賣力演出。上月中代表世大棒中華明星隊上場投球,獲得中華隊執行教練徐生明讚賞後,耿伯軒才感覺到奧運國手的夢可能成真。 當全國棒協通知耿伯軒當選國手,耿伯軒說,他很高興,但不會緊張,因為他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什麼好怕的。這名七年三班的奧運新同學一直被誤認為是中華隊最幼齒的球員,他總是不急不徐解釋:「不是我啦!」 但他還是知道自己在中華隊很「菜」,他說,執行教練徐生明及台體教練林華韋希望他跟著前輩腳步走,最重要是避免受傷,「我會努力的,因為我珍惜這次國手的機會」。 與國內許多球員渴望進軍奧運相較,「耿胖」知道他是幸運兒,他說,十二年前的巴塞隆納奧運,他雖只有七歲,但他依稀有記憶,郭李建夫、江泰權、王光熙等球員的演出偶爾會浮現在腦海中,但「這不是我打棒球的動力,因為走進球場是巧合的」。 國小胖胖的他在新生公園打球時,被福林國小教練看上,耿伯軒說,教練可能看他很有力,「棒子」應該很大支吧。他加入球隊擔任強棒,開始是守一壘,「現在無法做劈腿動作了」。 因緣際會由球迷成為球員,耿伯軒說,他是在父親的帶領下成為棒球迷,以前家住三商公司附近,所以常看到一些三商球員,後來曾是兄弟球迷,如今沒有特定支持的球隊,「現在很想在奧運有亮麗的演出,未來希望成為出色的職業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