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04(本報系特派記者黃顯祐/雅典報導)
抵達雅典第3天,中華棒球隊教練李來發、楊賢銘終於看到奧運棒球場,李來發抓著棒球由本壘後方各種角度拋至外野防區,楊賢銘與國訓中心資訊組長陳良乾拿著皮尺丈量距離。 李來發說,這個場地有美國職棒小聯盟水準,但因靠近海邊,風向必須再觀察。 李來發3天前抵達雅典時高喊:「雅典,我來了!」昨天來到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他與楊賢銘分工對棒球場方位、風向、草坪等進行瞭解,但因雅典奧運籌委會工作人員緊盯,開放時間有限,中華奧會考察團隨後與工作人員協調,當地時間4日將再前來熟悉場地。 李來發說,與12年前巴塞隆納奧運的感覺不同,但「有信心中華隊可再創佳績。」 楊賢銘持著指北針找方位,發現球場坐西南朝東北,在觀眾席上發現風由內野往外野吹,走到下方卻改成外野往內野吹,陪同的我國駐希臘代表謝棟樑說,因靠近海邊,風向經常轉變,八月的風向與現在又不同。 楊賢銘也與陳良乾量著本壘板到內野看台的距離,發現距離比一般棒球場長,左、右兩邊線與內野看台距離也較遠,楊賢銘說,這座棒球場不好打。 隨著奧運腳步接近,各國代表團對於自己的強項都特別重視,昨天考察團參觀跆拳道比賽場館時,兩名南韓人員也前往仔細觀察,形成諜對諜的畫面;由於場館不集中,加上塞車,考察團昨天看棒、壘球、羽球及跆拳道場地共花了5小時,最後往北拉到划船場地,單趟就2小時,在雅典,時間一點也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