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仔強「心」中西合併:一邊K運動心理洋文書 一邊念佛修行(聯合報)

2004-05-06(記者林以君/專題報導)

美國媒體實在很難抓住陳金鋒這位東方球員心理層面的微細變化,部分原因是從前年底起,運動心理學已成為他的必修課,他除了用看書,也以修佛強化心理韌性,他應付在大小聯盟間升降起伏的生活模式,外人難窺其中深奧。 拉斯維加斯太陽報(www.lasvegassun.com)記者克莉絲坦前天在文章中指陳金鋒是「時好時壞的打者(streaky batter)」,她問了陳金鋒,單場兩支全壘打,是否是打擊回升的開始?陳金鋒以一慣的妙答回應:「我只是盡全力而己。」 但陳金鋒這兩年來所謂「盡力」,已經脫離單純多練習的刻板印象,他在心理層面的練習比重,逐漸有系統地增加份量。 陳金鋒哥哥陳連宏說,前年底陳金鋒回國,帶了厚厚一疊英文書,他說,這是國外的教練送他,讓他自我加強用的。 前世界盃棒球賽中華隊執行教練林華韋證實說,前年底陳金鋒首度登上大聯盟後返台,捧了一堆英文版的運動心理學書籍,請他指點迷津,林華韋則介紹了學有專精的老師,為陳金鋒從五、六本原文書中,選擇合適的章節,讓這位以打擊為重心的球員研讀。 這位老師昨天說:「我記不起詳細篇章了,但確定是有關『心理準備』的章節。」他說,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有關「心理調整」、「心理建設」的篇章;對一般選手,語言是吸收知識的障礙,但他說:「我相信陳金鋒可以吸收這些專門針對一般棒球選手的通俗心理學原文書籍。」 光是研讀心理學可能還不夠,去年初起,他與當時的未婚妻、現在的太太林右璇一起赴深山寺廟念佛修行,他增加東方形式的「心理學」強化自己。 陳金鋒自二○○一年世棒賽後,到隔年季末首度升上大聯盟,再到去年、今年短暫上大聯盟及去年底亞錦賽起成為中華隊取得奧運參賽權的指標球員,他在大小聯盟起伏,也在國際賽中備受期待,若沒有夠強的心理韌性,很難打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