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被迫拿掉『民國』:二銅一銀 第二代戰績最輝煌(聯合晚報)

2004-04-13(記者吳育光/台北報導)

翻開中華隊「球衣史」,一代代都猶似一篇篇的棒球奮鬥血淚史,在近半個世紀以來,中華隊歷經無數滄桑與榮耀,如今已堂堂邁進第四代,其中以1983年「中華」球衣最為特殊,「CHINESE TAIPEI」戰果最輝煌,「CT」最具承先啟後的歷史傳承意義。 1954、55年第一、二屆亞洲杯老國手黃華山回憶說,第一屆中華隊的球帽帽徽是面小國旗,球衣胸前還繡著「中華民國」四個字,且第二屆是在12月天寒地凍時出征,為免球員受寒感冒,球衣質料採取毛、棉混合製品,帽徽已改成「C」字。黃華山表示,當時穿上「中華民國」球衣可是一件光耀門楣的大事,不過早期球衣的伸縮性可不算太好。 「微笑喬治」趙士強表示,在1982年以前中華隊球衣都是繡著「中華民國」,1983年比利時洲際杯時因受到中共杯葛,不得已球員在賽前含淚用拆線刀把「民國」兩字拆除,不過原有球衣「中華民國」四字對襯在左、右胸,拆去「民國」,只剩右胸的「中華」,顯得相當不協調,這是首次遭受政治迫害的中華隊球衫。趙士強表示,1982年前第一代中華隊球衣質料多為布織,蹲下站起,就會留下像熨斗燙過的折線。 從1984年起中華隊球衣即改以藍白帶狀色系為主,胸前繡著「CHINESE TAIPEI」英文字,象徵台灣棒球進入世界五強、邁向國際的起步,一直延用至1998年。其間中華隊歷經三屆奧運,分別拿下奧運棒球表演賽、示範賽的銅牌和1992年奧運銀牌,戰績空前輝煌。此為中華隊的第二代球衫。 中華隊第三代球服從1999年漢城亞洲杯起,中華隊球衣繡字採取縮寫的「CT」字樣,此套球衫曾歷經漢城亞洲杯的挫敗,終在2001年台北世界盃上一雪前恥一舉奪銅,並在1993年亞錦賽取得今年雅典奧運參賽權,打破中華隊在奧運過去12年的沉寂。而今年新一代的「CT」推出,新的色系與圖騰令人氣像一新,將成為台灣棒球史上極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