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9-12(張秀鑾(雲林縣))
●中華成棒代表隊今年出師不利,頗令國人失望,令人懷疑集訓期間,中華隊是否已經針對過去在投打方面的缺失確實作了改進;或者,只是作一些體力、耐力及攻防一體的演練?這次的世界盃給我們不少教訓:一、適應力太薄弱:譬如在中韓之役,「懼樸症」似乎仍然存在,記得在屢次中韓戰役中,國手都已領教過樸東熙的球路,照理講,表現應不致如此。但是我們縱觀全局,對於樸東熙的球路,國手仍舊無法適應,要不是及時的駕打,後果堪慮。二、投手群穩定性不足;中華隊現有投手群中,實在分不清誰是主力投手,誰是救援投手;常有的是副將上場卻能壓得住陣腳,而主力投手卻一籌莫展,以致教練在選派投手時常大費週章,希望中華隊投手群的不穩定性及早克服,以便未來均能獨當一面。三、刺探敵情虛實不可無:據聞住此次世界盃中,波多黎各派出三名刺探,專收集古巴、中華、美國、日本各隊選手比賽資料,以便在奧運會中制敵機先;相對的,中華隊卻無行動。在奧運會前夕,波隊作法頗值參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希望中華隊全體隊職員牢記比賽中的缺失,利用奧運會前夕加緊改進,並且作心理建設,中華隊前途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