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績換身價9人共多少:(民生報)

2004-03-01(記者張文雄/專題報導)

在台灣的職棒尚未分裂成兩個聯盟惡性競爭前,洋將不算在內的1996年,統一獅隊有九名本土球員的月薪超過20萬以上,味全龍隊也有七位,兄弟像有六位,算一算當年六球團大約有33位本土球員的月薪超過20萬以上,職棒欣欣向榮,前程似錦。 但1997年後,那魯灣重金挖角九名中華職棒明星球員,各球團球團不惜花重金以留下好手,本土投手中有人以旅外球員身份拿過高達50萬的月薪,至於野手也有人拿下40萬、38萬5千的月薪,兩聯盟大錢鬥,球員收漁翁利,撇開那魯灣對轉檯球員保障薪資不算,中華職棒那兩年內至少有15名球員月薪上30萬以上,當時的情況對現在的球員來說似乎有一點天方夜譚。 不過好景真的不常,因為歷經球員涉入職棒賭博風暴,加上兩聯盟大惡鬥,外界對職棒的觀感不佳,球迷大幅萎縮,廠商紛紛退縮不再支持棒球,使得各球團虧損紛紛擴大,職棒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各球團開始換血降薪求生存,隨後幾年球員領個位數月薪者大有人在,當年明星球員的高薪,有如曇花一現。 職棒榮景再現 9人月薪過20萬 去年兩聯盟整合成功,職棒榮景再現,廠商紛紛再投入職棒的贊助及合作經營,兄弟象首度轉虧為盈,各球團的營收也有成長,今年兄弟象產生三名20萬月薪的球員,分別是陳致遠、彭政閔及陳瑞振,興農牛有兩位是黃忠義及張泰山,統一獅有黃甘霖及曹竣揚,誠泰COBRAS有謝佳賢,La new熊有梁如豪,共有九位20萬月薪的球員,職棒球員的薪資再度引起大家的興趣。 本文僅以初略表面推算的方式,為球迷分析目前六球團先發九人的身價,讓球迷瞭解各球團先發球員的薪資情況,但所有計算不包括投手在內,理論上是戰績愈佳,身價愈高,因為兩者是相輔相成,也就是說球員以成績來換身價,戰績愈好,身價自然愈高,但也有例外的時候。 高薪大多中心打者誠泰加洋將最高薪 根據各隊先發九人來看,高薪者大多集中在中心打線的身上,也就是三至五棒,而且戰績前三名的各隊中心打線月薪合計幾乎是一樣,兄弟像三劍客陳致遠、彭政閔及蔡豐安三人月薪合計達60萬5千元,興農牛黃忠義、張泰山及鄭兆行加起來也有60萬,兩隊僅差5千元。 至於統一獅雖然戰績居第三位,但中心打者黃甘霖、陳連宏及羅敏卿三人合計是61萬,比兄弟象、興農牛還要高一點點,這三隊算是旗鼓相當。 統計發現,全年戰績第四名的中信鯨經過球員大地震盤整後,整體薪資大幅降低,中心打者排除洋將索沙不算,曾漢州、陳文賓加上石金受,只有32萬,是六支球團中最低者,如果加入索沙,排除石金受,也不過51萬,與其他球隊有一些距離。 誠泰的本土中心打線薪資的組合是許聖傑、謝佳賢及鄭景益的49萬,與中信鯨中心打者加上洋將的計算相接近,但如果把鄭景益移開,加上威力斯或米西亞,誠泰的中心打者薪資就大約68萬接近70萬,居六隊最高。 La new熊雖然戰績在六隊墊底,本土中心打線總月薪約37萬,如果加上洋將的中心打線月薪合計大約是55萬5千,因為禮聘即戰力的關係,洋將的薪資比國內球員高出許多。 兄弟象及La new熊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有兩名高薪球員,卻未排入中心打線,像隊是「三郎」陳瑞振,至於熊隊是一壘手潘忠韋,陳瑞振算是象隊內野的靈魂,雖然打擊成績不如三劍客耀眼,但對於球團有相當大的穩定作用,因此雖被列為第九棒,卻有20萬的榮耀。 至於熊隊看板球員除了梁如豪及陳該發外,就算是潘忠韋,但最近潘忠韋改變打擊姿勢,還在適應階段,因此未能列入中心打線,卻有本土中心打線的身價。 我國球員平均薪資 日本1/20 南韓1/7 各隊先發九人的月薪統算中,兄弟象表現出三連霸的身價,合計152萬6千元,居六隊最高,第二位的是統一獅的133萬,興農牛為132萬7千,誠泰129萬,熊隊120萬5千,至於中信鯨最低只有113萬,如果把洋將抽出,中信鯨先發九人的總月薪恐怕無法超過百萬月薪。 八年來職棒的內耗讓台灣職棒元氣大傷,目前各球團20萬月薪的本土球員大約只有八年前的近四分之一,但是職棒如果持續發燒,只要球團及球員努力表現,球隊戰績佳,獲得球迷及廠商的支持,相信未來會再產生更多高薪的球員。 有人曾經說過,我國職棒球員的平均薪水只有日本職棒的二十分之一,南韓職棒的七分之一,如果以國民所得比較來推算,台灣球員的薪資應該要比現在高才對,但各國的職棒發展情況有所不同,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