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6-24(本報訊)
今年遠東區青棒、青少棒賽,將只升遠東區少棒聯盟會旗,這是「奧會模式」的一種運用,也反應今後國際體育活動,不論國內、國外比賽「奧會模式」已成為一種趨勢,要避免恐怕很難了。過去我國曾捐卅五萬美元給世界少棒聯盟,做為興建少棒博物館之用,當時雙方就有以「中華民國」名稱作為聯盟永久會員的默契,但世界少棒聯盟去年還是在美國國務院壓力下,允許中國大陸入會,並採用「奧會模式」。像世界少棒聯盟這種本土化強烈的組織,都要向政治壓力屈服,未來各國際組織的走向,可想而知。這雖然是事實,但國內有些人士仍然難以接受,這個「情結」一定得打開,否則未來在處理國際事務上,必然會自縛手腳。「奧會模式」是我國體育界重返國際社會重要的協議,有關單位也曾明示體育界要遵守這項協議的原則,顯示有關單位已認為「實質」比「形式」重要。雖要遵守「奧會模式」原則、精神,但處理上卻有各種技巧,像棒協這次的決定,即是運用技巧,避開在我國國土上舉辦比賽,不能使用國旗、國歌的尷尬。由這個例子顯示,各單項協會對情況最瞭解,今後有關單位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應以單項協會意見為最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