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棒球的基礎非十分雄厚 成立職棒勢必出現嚴重人才荒:(聯合報)

1988-03-29(本報訊)

職業棒球推動委員會,昨天以大部份時間討論有關職業棒球聯盟成立後的地位及從屬問題,是因為委員已考慮到未來極可能產生的後遺症,為避免影響業餘棒球運動的正常發展,這個問題應以條文明白規定。職業棒球推動委員會成立時,委員均認為因應潮流應積極成立職棒制度,惟一前提是不能傷害到業餘棒球的發展。但是職棒有營利的性質,且球員為求高薪,必會競相加入職棒隊,當職棒制度發展到某一程度,好手不斷湧入艷業餘棒球勢必形成人才荒,這種情況是可預見。以美國、日本及韓國發展職棒為例,良好的職業棒球制度可刺激業餘棒球水準提高,但是要有雄厚的業餘棒球基礎為後盾,韓國就因業餘棒球基礎欠紮實,導致三年的業餘棒球衰退。我國的業餘棒球基礎更薄弱,成立職業棒球制度已有「崩盤」的可能,更經不起再一次的衝擊。因此業餘與職業的一元化,是必然的方向。在國際間,足球及網球的世界組織就是業餘、職業並列在一個協會之下,國際棒球協會將「業餘」兩個字丟掉,就是考慮到將來業餘、職業勢必並列。因此,若要根本解決此一問題,全國棒協應將職棒聯盟納人組織,求事權統一,並以條文明定業餘與職業之間的關係,由理事長或會員大會依實際情況彈性運作,避免因雙方性質不同,而造成衝突、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