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協 捉摸觀眾的心:推動職業棒球 應有幫助(聯合報)

1988-03-28(本報訊)

中正杯棒賽昨天的觀眾,不到五百人,週日的比賽應該是「黃金檔」長受歡迎才是可是安排的比賽,卻不是強棒對抗……自由杯籃球賽最後一天比賽有八千觀眾進場加油,但是昨天的中正杯棒球賽,雖逢假日,風和日麗,觀眾不到五百人,有心人想促使棒球運動職業化,這又是今年我國參加奧運的熱門項目之一,場面如此冷落,顯然是出了問題。研究中正杯棒賽的賽程,週日下午的比賽應是比賽的「黃金時段」,可是比賽的隊伍卻是台電與省體,台電是高雄來的勁旅,但是省體卻是與賽九隊中最弱的一隊,這場比賽的可看性低,也難怪觀眾不捧場。棒球協會對於比賽賽程的安排,一向不太用心,多採「公事公辦」方式,比賽制度確定後,賽程完全依抽籤而定,毫不在意比賽「效果」與「票房」。比賽安排在週四開幕,週五閉幕,平時精彩的比賽常在下午,晚上是號召力不夠的比賽,每週最精華的週六、週日兩個時段,也不加以設計安排,想看精彩比賽的觀眾無法捧場,不但是觀眾的損失,更是協會的損失。以這次中正杯初賽,在台北擁有最多觀眾的兄弟與味全隊,被分到屏東比賽,而在南部有眾多球迷的台電隊,卻到台北打球,好像棒協有意要隔離球迷與球場似的。棒球運動要職業化,觀眾是最重要的資產,現在是職業棒球推動期,研究觀眾的意向,是必要的課題。職業棒球推動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今天將要開會,委員諸公會後不妨到中正杯比賽場地,看看觀眾的情形,體會如何推動職業棒球,應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