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02-11(本報記者蕭美君)
「砰!」比賽結束了,輸了!七十比六十九,大個兒難過得不知道怎麼好,鎗響了球在他手上,輸在他手上……大個兒不太有這個經驗,每回比賽他都是「最有價值的球員」,隔鄰的尼姑學校還有些球迷每場必到,他習慣比賽完大叫大笑,這次,輸了的這次,大家好像都怕跟他講話。大A上來拍拍他的肩膀,「別難過了,勝負乃兵家常事,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大個沉默了會,「我知道……」,是聽過這樣的話,不過不認識這些話,這回,好像有些感覺。大個,別難過,告訴你點學問,失常有他的道理,技巧達到某一種程度後,會碰上運動學上所謂的「高原期」,要突破這層瓶頸,不但要花一段長時間,還需不斷自我鞭策,這是意志力。運動和比賽,不只較勁,更還得較量意志,跑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在卅公里左右有段「撞牆期」,選手會感到筋疲力竭,意志恍惚,但跑過這段路途,就越跑愈順,如果不能突破,先結束比賽,至少要罵自己一個禮拜「懦夫」;「撞牆期」和「高原期」道理相同,想要突破必須腳不斷跑,還要有信心毅力。大個兒該學的是克服「壓力」,特別是別人的期望帶來的壓力。全壘打好手趙士強在一九八四年奧運棒球表演賽中,就因這種壓力,表現大為失常,名投手郭泰源到日本加入職棒隊後,也因為壓力而產生了低潮期,他們消沈過,但領悟出圍棋的「平常心」道理,而突破這層心理障礙,使高超技術隨時可以發揮。大個兒,再說遍別難過,比賽中要贏,那是當然,但是「輸」帶來的進步和體驗,更是重要,面對失敗,突破,才會有下次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