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05-22(台北訊)
全國棒協理事長嚴孝章今天上午將召集訓練組長吳祥木及有關人員,討論中華、光華兩支成棒隊陣容問題。據悉,由於棒界人士認為中華、光華兩隊陣容不盡理想,且有遺珠,而依程序,兩隊名單經技術委員會選出後,須經嚴孝章批准,因此棒界人士預測,在今天研商後,組隊方式可能會有所改變。【本報記者蕭美君特稿】當棒界人士獲悉全國棒協理事長嚴孝章要和有關人員研商中華、光華兩隊陣容後,均認為嚴孝章相當明智,他們都寄望組隊方式能有所改變,使中華隊陣容能真正代表我國棒球實力。由於嚴孝章要研究這個令人詬病的陣容,顯示他對這個問題相當重視,因此組隊方式有可能改變。雖然依常理判斷,為了尊重技術委員會的選拔,改變幅度應不會太大,但只要有改變,就會對中華隊實力有幫助。由於光華隊名單中,有部份球員也可入選中華隊,而一些未入選的球員可入選光華隊,依往例,棒協可能會再徵召幾名球員參加集訓,再遴選集訓表現較優球員組隊。如果要再徵召球員,就要打破已入選球員的隊屬限制,大家無中華、光華隊之分,一起參加集訓,再擇優分隊。遴選工作應由中華隊總教練及教練團負責,總教練是帶兵官,要依他的意願選擇球員,才符合兵法。而且世界各國大多採取「總教練責任制」,不是由總教練挑選倍數於組隊人數的準國手,再依集訓狀況擇優組隊,就是由選拔委員選出準國手,給總教練遴選,成敗由總教練負責。國內一直未實施此一制度,不妨這次試試看,或許選出的陣容會較強。如果採取此一方式組隊,因為還要遴選,國內集訓時間要增長,中華隊赴美訓練比賽時間就要縮短些;事實上,到美國訓練比賽,在半個月中打五到七場球應該夠了,這樣球員也不會因時間太長、比賽太多而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