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妥推展草案‧下年度起實施:年經費逾兩千萬‧棒壇如獲強心劑(聯合報)

1985-12-09(台北訊)

當國內大聲疾呼重振三級青少年棒運之際,台北市已跨出第一步。台北市已完成推展中小學棒運實施要點草案,目前正在研擬細節,預定下年度起實施,第一年經費需兩千六百一十萬元,第一一年起每年兩千四百一十萬元,均由台北市教育局編入年度預算。在草案中,規定的發展學校國小有東園、西園、士林、永春、福林、永樂、太平;國中有士林、陽明、建成、萬華、華興;高中只有華興。國小部份,各校各組一隊硬式棒球及軟式棒球隊。在各校補助經費上,各校場地設備費第一年每校廿萬元,第二年起每校五萬元,選手營養費、服裝費、衛生保健費每隊每年卅六萬元,器材裝備費硬式球隊每年廿二萬四千元,軟式隊每年十一萬兩千元,教練費、選手課業輔導費每隊每年廿八萬八千元,外埠比賽差旅費每隊每年卅四萬二千元。每隊均需參加週末聯賽、北市中小學棒球賽及北市棒委會所舉辦的比賽,教育局將組執行考核小組,考核各校實施情況,如績效不彰,將另擇他校接辦。草案中也訂有獎勵辦法,聯賽及中小學生棒球賽各組前四名,將依序各頒五萬、三萬、二萬及一萬元獎金,代表北市參加全國賽補助十五萬元,如獲全國冠軍獎金十萬元,遠東區冠軍廿萬元,世界冠軍卅萬元。【本報記者蕭美君特稿】台北市在市長許水德指示下,正以積極的態度,研擬並執行推展中小學棒運實施計劃,這對國內棒運不只是劑強心針,對其他縣市也有帶頭及示範作用。綜觀實施要點的草案內容,仍有兩點需在研擬細節時,予以詳加計劃修正,何況這兩個問題也是各縣市未來推展中,可能發生的。一、草案中規定的國小有七所、國中五所、高中一所,依正常發展,呈金字塔型是正確的,但國內三級青少年棒運式微,球員升學問題及出路狹窄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到國中後發展不普遍也是原因,所以增加國中、高中發展學校,讓國小、國中球員到國中、高中帶動組隊,並解決升學問題,應是雙管齊下的方式。二、草案中雖有增加場地的計劃,及給予學校場地設備補助費,但台北市目前可供修建球場的地太少,而且學校場地,水泥地比土質多,這個問題必須澈底解決,否則計劃極可能會因場地問題而流產。目前台北市政府計劃在百齡運動公園設置兩面球場,並覓地修建專用球場,但球場數量仍不足,而每一行政區有一座球場的目標,因徵收、補償的問題不易達成,因此如何在公園中修建球場應要工作。而學校中有球場,是最起碼的要求,而學校運動場變成水泥地並不合規定,所以教育局應調查各校情況,如有水泥地應立即指示改回土質場地,以利推展。台北市是首善之都,而棒球目前已有被視為「國技」的趨勢,而台北市棒球基礎不差,所以台北市應該、也極容易成為「棒球之都」,如這項計劃能澈底執行,這個目標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