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8-25(本報記者 蕭美君)
中華成棒隊在本屆洲際杯的名次,是我國重返國際棒壇近四年來最差的一次,卻是表現最佳的一次,我國成棒運動仍有光明遠景。決賽對古巴之戰,是中華隊全部賽程的關鍵戰,加拿大艾蒙頓的報紙及電視台,稱這場比賽是「具職業水準的業餘成棒賽」,美國報紙稱是「業餘棒球的世紀之戰」。的確,這場近四小時的比賽,不但分秒緊張,而且球球關鍵,球場氣氛凝結的令人喘不過氣,觀眾忘了加油,直到比賽結束,才如釋重負的爆出如雷的掌聲。領先了四分,但被古巴步步蠶食,使贏取世界冠軍的希望破碎。「離冠軍只是半步之差」,這是中華隊全體職隊員心裡的惋惜。沒有人指責他們,但個個自怨,投手塗鴻欽怪自己穩不下來,二壘手呂文生怪自己最後一球傳得不好,在戰術運用上一直很突出的總教練林家祥,還在返國的飛機上,責怪自己為什麼在八局上半猶豫不決,未能當機立斷指示塗忠男觸擊搶分。加上負傷球員咬牙在場上力拚,證明中華隊人人有強烈的榮譽感,但是投手牡福明反問:「我們盡了全力,但是在目前制度下,國人憑什麼要求我們拿冠軍?」,塗鴻欽也說:「國際業餘棒球水準這麼高,但只有前三名能拿國光獎章,這反而成了我們的心理負擔。」這些的確是問題,檢討我國成棒當務之急,除了技術外,獎勵制度也因研究改進。在決賽中,中華隊除了敗給古巴隊,也輸日本隊,對日之戰輸球最大因素是前一天力戰古巴,隊職員用盡了全部心力、體力,輸球後士氣低落,更感疲倦,自然打不出水準;有人說中華隊有「懼日症」,意指日隊十分瞭解中華隊狀況及戰術,但由中華隊打擊能力看來,日隊已無法掌握,日隊職員就曾表示,中華隊打擊力使他們咋舌,未來日隊不一定是中華隊的對手。歷屆中華隊的佳績,在中古之戰前,並未使國際棒壇及傳播界,對中華隊實力有極高的評估,但中古之戰後,他們的觀念整個改變,古巴總教練潘達在接受訪問時,也稱讚中華隊的表現。中華隊的名次雖然不佳,但肯定了自己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