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棒比賽新制略有瑕疵 預賽個人紀錄要更重視:(聯合報)

1985-03-26(本報記者 蕭美君)

今年中正杯棒球賽及中華成棒選拔賽,由於實施新的比賽制度,各隊招兵買馬,預料競爭將較為激烈。這次比賽的方式,是採類似小型聯賽制,在預賽十一隊中,以單循環打出前六名晉級複賽,再以單循環取複賽前四名,晉級循環決賽,因此打入前四名的球隊,在廿三天的比賽中要打十八場,在密集的比賽下,唯有真正實力強的球隊,才能封王,也使中華隊的選拔有較多的紀錄參考,使遺珠之憾減到最低程度。由於三個階段的比賽,要逐漸淘汰七支球隊,因此每場比賽都重要,各隊必不會放鬆,競爭也會較激烈,但是這種比賽制度仍有些缺點,值得棒協注意。棒球是團隊運動,少數好手表現優的球隊,很難贏表現平均的球隊,但是這些少數好手入選中華隊,就有相當大的作用,由於新的比賽制度是採逐漸淘汰制,被淘汰球隊中的好手,入選中華隊機會就少,這將會使中華隊實力打折扣,棒協選拔委員應注意這個問題,在選拔時應優先參考預賽個人紀錄。近兩、三年來,中華隊在各項國際賽中,總有少數一、兩名投手無法堪大任,形成人力浪費。這次比賽前四名球隊,平均每隔一點二八天到就要打一場,投手調度將面臨考驗,而投手的負擔也加重,在這種情況下,一名投手的球路極可能被摸清,而事實上依以往經驗,一名在國內表現不佳的投手,到國際賽中卻表現得威風八面,另有一些在國內表現不錯的投手,到國際賽卻一無是處。這就是投手特性的問題。野手的選拔著重攻守紀錄較理想,投手就不一定,因此選拔委員除了參考紀錄外,應每場球都到場,研究每位投手的特性,這樣選出的投手,才能符合中華隊真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