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發展棒運之道 首要提高教練水準:經費短絀問題應予克服(聯合報)

1985-03-01(本報記者 蕭美君)

過去兩年半來,中華成棒隊在各項國際賽中的戰績,雖頗令人滿意,但教練團的表現卻不盡理想,因此現階段發展棒運之道,除全力使三級青少年棒運落實外,提高教練水準也是當務之急。全國棒協也瞭解這一點,因此和美國棒協或各著名大學隊,自前年起就有了訓練我國教練計劃,但因礙於經費短絀,今年險些流產。其次,棒協前後派了兩名人員赴美受訓,但楊清瓏目前協助訓練味全隊,蔡榮宗訓練兩支華興青少年棒球隊外,對整個棒運並無有效而直接的幫助。因此受訓人員的派遣方式,及回國後如何發揮所學,棒協應加以修正。棒界人士對這兩個問題看法大致相同:在經費上,他們建議棒協,應向有關單位申請,因棒球是我國目前唯一能在國際賽和列強抗衡的運動,而教練訓練又不同於一般球員訓練,尤其是戰術觀念,應實地觀摩、體會;此外,棒協如有辦法,也可設法自籌一些經費。至於受訓人員派遣及返國任用問題,棒界人士認為成棒及青少年棒球應並重,所以應每年派遣不同級的教練出國深造;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成棒教練,因此他們建議,如經費許可,每年應派十支甲組棒隊前五名的教練出國,再加上一兩位青少年棒球教練。至於時間,他們認為以暑期最適當,因為兩個月的訓練後,教練可以利用在國慶杯前的一個多月以所學訓練球隊,也可利用冬季訓練期來訓練球隊。棒界人士建議,要避免成為「觀光受訓」,棒協除要求受訓人員返國後提出報告,並可要求美方考核,再加上他們指導的球隊戰績,綜合做為甄選中華隊教練團人選的參考。至於任用問題,由於中華隊總教練和教練大多是國內兩大比賽的冠、亞軍隊教練出任,因此其他受過訓的教練,可聘為技術教練,以各個人專長負責訓練一項,這樣不但可使中華隊訓練更細密,也可使他們能發揮所學,直接幫助中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