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11-30(本報記者蕭美君)
參加亞洲杯棒球賽的中華成棒代表隊國手名單已產生,和參加世界盃的陣容相比,變動不大;由於選拔委員面面顧到,入選的廿名國手都是可用之將,教練團將易於調度。由於世界盃要打十多場比賽,所以當時中華隊選了七名投手,這次參加亞洲杯不用打這麼多場,投手減少一名,但入選的六名投手,個個可獨當一面。新秀塗鴻欽、黃平洋、郭進興進步神速,增強了中華隊的投手陣容。捕手仍以呂明賜、塗忠男為主,我國的捕手水準一向不錯,呂明賜日趨成熟,打擊也不錯;江泰權雖以捕手入選,但在比賽中仍將善用他的打擊,讓他擔任「投手指定打擊」,而且他也可擔任左外野手。內野方面,劉國明入選加強了一壘防守,且他的打擊也不錯;光華隊游擊手黃東南是和吳德生經兩次投票競爭後才人選,主要是他的可塑性較大,打擊也好,選拔委員還希望能訓練他守三壘,加強中華隊最脆弱的三壘防線。中華隊的外野手,均是一時之選,也稱得上最近十年來最堅強的外野陣容。依廿名國手在中華杯國際賽的攻守紀錄,六名投手,平均防禦力一點四四,失分十一,在六十八又三分之一局中被擊出卅八支安打,三振七十八次,有十一次四壞球保送,相當有威力。十四名野手的平均打擊率二成七八,在六十三支安打中有八支全壘打,兩支三壘打和十支二壘打;在二二七個打數中,遭廿七次三振;在十一場比賽中失誤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