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票看比賽‧大家一起來:(聯合報)

1984-11-21(本報記者 曾清淡)

成棒國手趙士強這次自掏腰包,購票觀賞中華杯國際棒球邀請賽;如果能人人如此,對我國的體育發展將有助益。我們的社會講究人情,而人情的包袱往往成了各種運動競賽主辦單位的額外負擔,每逢辦比賽,總要為了「招待券」的分送而大傷腦筋。一般來說,各項競賽至少要印製五分之一的「貴賓證」或「招待券」,以應付眾多的索票者。索票者並非花不起錢買票,但在他們的觀念中,「貴賓證」或「招待券」足以顯示他們的身份比一般觀眾特殊。這種現象越普遍,影響主辦單位的門票收入還算小事,主辦單位還得為了「送這個,不送那個」而提心吊膽,惟恐得罪某方的權貴人士。全國田徑協會總幹事紀政竭力想擺脫這個傳統包袱,近兩次主辦國際田徑邀請賽時,不再印發招待券,並把貴賓證的數量儘量減少。紀政認為愛看比賽者必定是體育的愛好者,有義務花錢安持,何況我們的社會迫切需要消弭「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