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棒回歸學校!:揠苗助長終見後繼無力 振興棒運應使步入正軌(聯合報)

1984-08-20(本報記者 蕭美君)

昨天兩項世界青少年棒球賽的結果,令人喜憂參半。喜得是中華青棒隊衛冕成功,成棒後繼有人,憂的是中華青少棒隊衛冕失敗,青少棒的人才凋零。三年前中華少棒隊在世界賽中鎩羽而歸,接著兩年均在遠東區賽中失利,顯示我國少棒水準日趨低落;前兩年的少棒球員如今升級打青少棒,目前成為我國青少棒的主力,但實力不強,造成今年在世界大賽中衛冕失敗。如果情況再不改善,兩、三年後青棒也將遭波及,將來成棒也會受影響。我國棒運能有今日,當然是自民國五十八年起發展三級青少年棒運成功之故,但由於世界冠軍來得太快也太多,使人忘了基礎穩固的重要性,加上當時大家都在熱中冠軍,球員的培養步入揠苗助長的歧途;但是冠軍只有一個,球員最多的也只有十四、五名,而這些球員又被棒球「明星」學校吸收,久而久之,拿不到冠軍的隊伍相繼解散,基層少棒、青少棒隊只剩下不到當年的五分之一。全國棒協理事長嚴孝章,前幾天在一項發展棒運座談會上,指出我國棒球發展的基礎相當脆弱,如不再回頭整頓三級青少年棒運,將來會產生人才的空虛。對於這個問題,根本解決之道應將少棒回歸學校,且要教育單位和棒協共同輔導。少棒、青少棒隊的減少,主要是培養球隊經費太龐大,拿不到冠軍後,後援會失去興趣,而學校又拿不出這筆經費,只好解散。因此讓少棒回歸學校,就得教育單位協助,給予充足的經費,這種方式也可使後援會、家長的干預減到最低程度,使少棒步入正軌。由於經費過於龐大,棒界人士建議不妨由花費較少的軟式棒球做起,先培養小朋友的興趣,再挑出有潛力的球員打硬式,另方面也能增加運動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