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08-05(本報訊)
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許多客觀條件,但「精神」仍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個國家興社會必須先有蓬蓬勃勃的氣象,才能有效動員其自然與人力資源,而這「氣象」,則是人所造成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有「鼓動風潮」的名言,這就是激發一種風氣,建立一種共識,而蔚為運動、形成潮流。以會前流行的術語來詮釋,是要產生一種「熱」(fever),把社會炒熱起來,把人心炒熱起來,使整個社會為追求某種目標,而激發大家的熱勁,而這樣的追求,像「流行」般的,波及於整個社會。譬如青少棒球運動,原不是我們所長,但是經紅葉隊及美和隊的崛起,社會上便出現一種「棒球熱」,我們終於成了三冠王的棒球大國。但是,這種「熱」不能自生,必須有人出來倡導,出錢出力的去盡產「熱」的社會責任。美和中學創辦人徐傍興博士,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由於這位外科醫生的倡導,他創辦了美和中學,並不惜巨資設立美和青棒、青少棒隊,為發展棒運提供了很大的貢獻,徐傍興博士在這方面對「回饋」社會,也作了很好的榜樣。徐博士不辛於日前病逝,在「社會責任」的角度上看,他是值得大家哀悼的人,我們應該褒揚這一類的人物。我們現在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文化與倫理道德各方面,都需要激發一種革新的、創新的、投資的「熱」,才能培養出一種結構變化、階段升高、發展升級、價值建立的社會條件;因而,徐傍興榜樣應予強調,希望各行各業,都能不斷的出現這種回饋與帶動的參與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