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廣‧紅葉‧全民體育發展(聯合報)

1968-06-24(社論)

楊傳廣將接受韓國邀請,擔任田徑教練之說傳出後,國內反應不一,有人主張應高薪爭取,勿使楚材晉用;有的人認為楊傳廣受國家培育,應知恩報效,沒有理由濫開價錢,不必以高薪爭取他回國,而且楊傳廣能教的,國內的教練也能教,即使爭取回來,也未必大有裨助。另外據楊傳廣告訴順道訪問他的張迺良檢察官說,他願意回國擔任教練,但三次寫信給體協,所希望的月薪只是五百美元,但一直沒有得到答覆;而體協的負責人又堅決否認楊傳廣曾寫信給體協,表示過回國服務的願望,並且說,楊傳廣在國家需要他時,應自願回國服務,不可坐索高薪。其中是非曲折如何,各執一詞,需要一個時期以後才能澄清。但就已經知道的資料來判斷,尚未可遽責楊傳廣見「利」而忘「義」。楊傳廣受國家培育是事實,但亦已奮力為國家在世運中贏取銀牌,其「亞洲鐵人」的美譽,概亦足為國人雪恥增光,上屆世運中鎩羽,實由於巔峰年齡的極限所致(田徑選手絕少在三十歲後仍能保持其巔峰狀態者),且受累於其膝骨的內傷,應值得國人寄予同情。其後自競技場中退隱,寄其生計於美國這樣一個商業社會,在高物價與分期付款「滾帶」中掙扎圖存,欲期其放棄現有的高薪收入,純以「道義」的觀點,回國服務,是以不能責之一般留美學人者(其中也有很多是受國家培植的),獨責之於楊傳廣,又何得謂之平允?我們認為如果楊傳廣所希望的只是五百美元的月薪,不能謂之需索過當,問題只在美國的生活條件和我們的負擔能力之間的距離過份懸殊,由於自己付不起,而指責別人要價太高,也不是忠恕之道的說法。今天我們所需要注意的,並非世運或亞運的一時的得失,而是全民體育發展的問題,世運中有一句名言:「來此是為了參加,而不是為了爭勝。」如果我們的一般學童與青年皆荏弱不強,只是培育了幾個體育明星,在國際競技場中顧盼馳聘,飛揚一時,亦未必為榮,反之,如果我們一般學童與青年皆康強矯健,則雖一時在國際競技場中未能與人爭一日之短長,又何足為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必須在發展全民體育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競技的成績,先求廣而後求高,則自然人才輩出。例如現在風動一時的紅葉棒球隊,僻處於山野之間,亦未嘗夢想過自國際間聘任教練,但竟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可見主要在養成重視體育的風氣,使學童及青年有不斷從事練習的機會,即使在國內教練的教導下,鍥而不捨,持之有恆,一樣可以練成一支鋼鐵的勁旅。學童的體育是青年體育與社會體育的基礎,未有在童稚時病弱而及長忽轉趨康強而成為體壇健將者。今年開始普遍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是振興學童體育的良好機會,切望得由此將萬千學童自惡性補習的課室中轉移到奔馳跳躍的操場,恢復他們活潑潑的生機,其責在教育當局的規劃督導,學校的踐履篤行,以及社會尤其家長們的扶助倡導,我們相信在幾年之後必能丕變風氣,為全民體育的發展,奠立良好的基礎。全國體協過去所表現的未必能使國人滿意,(楊傳廣也不是全國體協培養出來的),籃委會主持下的我國籃球水準,江河日下,且深為世人所詬病,亦深盼於此學童體育發展的契機之時,湔除以往派係爭權的積習,同舟共濟,以謀全民體育的實際發展。而各級政府亦應於教育經費中,釐定適當的比例,以應興建體育場所、增裕體育設備、加強體育活動、培養體育人才的需要,使業餘者皆有其馳聘之所,鍛鍊之器,而職業者皆有其安身立命之資,則不特體育丕盛,亦大可轉移社會中淫靡逸樂的風氣,則楊傳廣一人之能否回國效力,又何足縈心?願舉此一義以慰國人之不諒於楊傳廣之楚材晉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