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2(本報記者雷光涵)
在今年中華青少棒隊部分選手眼裡,台中「文小十二球場」只是一個集訓基地;然而對西苑國、高中的選手來說,在內野紅土的每一次滑壘、外野草坪上的每一個跳躍,都有不一樣的意義。約兩年前,西苑棒球隊最奢侈的享受是騎腳踏車到校外五公里遠的興農球場,在標準球場練習。獲台中市議員廖順仁與助理的協助,去年初在祟德路的國小預定地興建簡易的慢壘球場,也為西苑棒球隊找到了家。球場落成後,棒球隊的大小朋友興沖沖地從學校騎了七公里的腳踏車,到期盼已久的新球場,教練黃武雄說:「第一眼看到球場,快昏倒。」猜想施工的包商是體育外行,這命名為「文小十二」的球場,不過是把荒地約略推平,用薄到腳撥兩下就見底的紅土鋪一小正方形充當內野。有總比沒有好。那天起,西苑選手成了「灰姑娘」,每天在黃土裡挑石頭;練球前撿一小時,練完再撿四十五分鐘,小石頭用手指頭摳,大石頭用鋤頭挖。西苑投手邱子愷說:「練球很累,但撿石頭除了累,還很無聊!」比少棒用球場還小的內野區要擴建、外野要植草、球員需要休息室、外圍要加高的護網。黃武雄說:「本來有多少錢就蓋到哪裡」,當時謝國城杯青少棒賽在即,「為不讓球員受委屈,我和太太狠心標下六十萬元的會,一口氣做完。」他們在內野鋪上厚厚的紅土,在缺水的季節厚著臉皮灌溉草種,而結束飄泊日子的西苑隊去年如願搶下謝國城杯冠軍。但是,今年五月去衛冕前,他們被告知,年底教育局要收回這塊地蓋學校了,黃武雄等人欲哭無淚:「原本承諾五年、十年後才會蓋,我的會錢還沒繳完呢。」他們深切期盼重新評估新蓋小學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