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七年黑暗期 直到世界盃…:從台灣大聯盟誕生起 想整合兩聯盟的嘗試一直未停 但歧見始終未能化解(聯合報)

2003-01-17(本報記者林以君)

幾乎從那魯灣公司及台灣大聯盟誕生的第一時間起,就有官方及民間不同的力量想要整合分裂勢力,但這項棒球工程長達七年。成立第二聯盟,要人,也要錢,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年代及聲寶宣佈籌組第二聯盟,廿天後那魯灣召開發起人會議,確定集資工作,以年代公司所擁有的電視媒體資源找到財源並不是問題,以聲寶公司董事長陳盛沺所擁有的全國棒協資源,及中華聯盟與球員間制式合約存在著是否為「終身約」的疑慮,不斷有球員想轉換環境,新聯盟找到足夠的球員,也非難事,有人、有錢,就等東風吹起。教育部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六日,也就是第二聯盟籌組訊息出現後一年,那魯灣即將展開新球季前兩個月,前教育部長吳京表達願擔任兩聯盟調人角色,但首次公聽會上並無交集。九七年一月廿日,台灣大聯盟申請為社團法人案通過,兩聯盟戰鼓擂起。隔天,台灣大聯盟「開張大吉」,教育部以主管機關身份參加酒會,只能以「共創雙贏」表達祝福。一年過去了、球季結束又再開始,兩聯盟的平均票房呈現分裂後的必然現象,將兩聯盟第一年結算的平均票房相加,還不如單一聯盟時期的最高點,行政院體委會成立後的首要工作是將「國球」棒球的事搞定。九八年七月六日,體委會、棒協、兩聯盟達成成立「棒球執行委員會」的共識,但「共識」一再破局,四方都無法完全為約定完全背書,使得兩職棒聯盟向業餘棒壇尋找球員,佔領或保護「戰略資源」的動作頻頻。曼谷亞運棒球賽,中華隊打了並不怎麼光彩的第三名,檢討聲四起,與此同時的同質性協商、會議愈來愈多,但愈是想要拉近歧見,愈覺得有「兩人三腳」的彆扭。新世紀開始,政黨也輪替了,兩聯盟的生存之戰打得一如焦土戰,到底是該以行政力量強力整合,或是放任自由市場經濟活動,適者生存、汰弱存強,各方解讀紛歧,直到二00一年世界盃棒球賽前,烏雲都還不見散去跡象,但中華隊在銅牌戰結束的一剎那,一道強光破雲而出。(系列七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