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30(地方公論)
台灣不乏素質優秀的運動好手,但是台灣發展體育的整體環境實在很不理想,因此許多選手縱使曾在運動場上叱吒風雲,但是到頭來卻是有志難伸、無處可去,甚至流落街頭、潦倒終生。棒球堪稱台灣具有代表性的運動項目之一,台東紅葉少棒隊在卅年前,一舉擊退挾著「世界少棒冠軍隊」餘威來訪的日本關東調布隊,那時開始,台灣的棒球運動從少棒、青少棒、成棒到職棒,莫不蓬勃發展,也造就了難以勝數的頂尖好手。只是政府向來疏於照顧體育好手,沒有替優秀選手找出路的像樣制度,連最起碼的就業輔導都談不上,因此屢有知名國手重病乏人關心、失業淪為罪犯的故事,多名職棒好手被安排到台北市環保局當清潔隊員,已屬難能可貴,只是難免教人唏噓。從小就是棒球國手,曾是中華職棒統一獅投手教練的葉福榮,退休後在台南市安平區經營海產店頗為出色,還準備整修店面擴大營業,他的專業表現與創業經歷令人欣羨。體壇好手從運動場轉戰職場,在台灣只能自求多福,支持體育活動的民眾,不妨給獨力創業及積極就業的體育戰將更多的鼓勵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