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因素應早防範:成棒隊經長期集訓(聯合報)

1982-02-15(本報記者蕭美君)

全國棒協決定讓我國參加世界盃成棒賽代表隊集訓長達五個月,目前棒球界正討論長期集訓的利弊。一般說來,這些討論的重點不在技術性,是在球員的職業、學業及體能、心理等問題。據最新資料顯示,參加本屆世界盃的亞洲三國,日本只集訓四十天,韓國集訓八、九個月,而我國居中。日本棒球風氣極盛,球員技術平均,如果選出國家隊只要練默契及團隊戰術,四十天已足夠了。韓國是地主國,對這次比賽相當重視,他們的長期訓練是分為兩大階段,這次來我國的冬季訓練是第一階段,回國後球員將分別歸隊,參加全國聯賽的選拔,以這次來華的廿七名球員為基礎,如果他們表現良好就入選,否則擇優遞補,真正的第二階段集訓期間和我國差不多。我國集訓的期間相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球員請假的問題。過去由於各機關的不合作,大學法請假不得超過全學期上課時間三分之一的規定,一直無法解決。其實,集訓並不是全天候,正常情況是每天三個小時,而且國內大部份棒球員工作、上課在北部,因此棒協可以考慮把集訓地改在北部,集訓時間除清晨的體能訓練外,技術性馴練可在下午三、四點開始,並不會耽誤球員上課或上班。在棒協的計劃中,五期集訓分在北、中、南三地,目前當然是想讓球員適應各種氣候,但是為了遷就實際狀況,不妨在初期移到北部,在最後兩個月改到中南部,那時學校放暑假,而社會球員只須請假兩個月,問題就可以簡單些。此外還有一個辦法可行--在集訓初期棒協準備將五十名準國手分成三隊分別訓練,如果在分隊時按地區來分,用上述方法集訓,或會使問題更單純些。長期的集訓對我國,確有必要,美國各項運動團隊已住很少集訓,近來棒球、體操、女排等項目已經開始有集訓計畫,足見其重要性。但是在長期集訓中,球員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峰,而且會有厭戰、厭練心理,全國棒協除了對集訓計劃要作嚴密周詳的考慮外,還須在集訓期設置心理輔導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