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手 請珍惜運動生命:(聯合報)

2002-05-09(記者張正莉)

【本周健檢對像】職業運動員【分析與建言】中華民國運動醫學會 理事長林柳池、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保健 學系講師王百川運動員真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嗎?那可不一定。一位傑出的運動員,尤其是職業選手,除了良好的體能,如果沒有冷靜的頭腦、過人的毅力及嚴格的自我要求,是絕對不可能出人頭地的。國內除了職棒以外,其他的職業運動還不夠普遍,以運動為「職業」的人,加起來大概數百人之譜。不過,就像各行各業都有職業病一樣,職業運動員當然也有職業病,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急性及慢性的運動傷害。運動傷害的原因大致分為熱身不夠、場地欠佳、護具不足、過度使用等幾項,前三項經常發生在業餘運動員及一般週末假日才運動的民眾身上,而職業選手受傷的主要原因則是訓練或比賽過度,兩者有很大差別。以國內職棒為例,由於選手人才有限,經常會看到投手未充分隔場休息就又再上陣,或者打者腳傷未癒就急著上場的情形,雖然可能對一、兩場的勝利有幫助,但就長遠而言,如此反而會使傷害累積、變成慢性化(例如因肌肉肌腱韌帶長期過度使用產生的滑液囊炎、退化性關節炎等),反而可能扼殺選手的運動生命。一旦存在慢性運動傷害,正確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但國內不少選手往往能拖就拖,或者先尋求偏方及民俗療法,因為選手間常流傳「能不開刀就不開刀」的說法,且普遍認為「開刀會提早結束運動生命」。事實上,並非所有運動傷害都要開刀,有經驗的醫師會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而有些時候,不開刀只是維持表面假象,內部真正的問題會繼續惡化。舉例而言,曾經有運動員因撞擊跌倒造成膝關節十字韌帶斷裂,疼痛期過去後,雖然外表看起來正常,但關節內部已經不穩定,如果不開刀,長期下來就變成關節炎,治療起來更麻煩。國內職業選手的運動生命似乎比國外短,除了大環境不穩定,不少人中途退出另謀生路外,其實還有一項重要原因就是自我照顧的觀念不夠。舉例來說,國內職棒選手中常可見到體重過重,甚至有啤酒肚者,多半與球員習慣夜生活,常吃消夜及小酌二杯等有關。其實,年紀大並不是一定不能再繼續從事職業運動,只要保養得宜,加上持續訓練,將體能儘量維持住,打到四十多歲不成問題。不過,高齡的運動員要將熱身時間加長,賽後休息時間也需要更充足,才能避免受傷。想要在職業運動界獲得一席之地,並且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除了正確的訓練、避免受傷、受傷後的充分休息等,一定要愛惜羽毛,保持簡單而規律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