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2-21(台北訊)
全國棒協已原則決定全面更新現行比賽制度,將每年三月到十月劃為棒球比賽李,十一、十二兩月邀請外隊來訪,並准許各級代表隊出國比賽,以促使我國棒運步上常軌。在三至十月的八個月球李中,各級棒隊活動必須受棒協限制,但國際重要錦標賽則不受此限。這項計劃定明年元月中旬,提交棒協全禮理監事會議通過後實施。根據這項新計劃在球李中,各級棒球比賽時間及制度分別是:每年三月到四月,國內三級青少年棒球學辦中正杯,先由地方辦初賽,然後舉行全國總決賽。棒協將和各方面聯繫,尋求贊助。五月到七月是三級青少年棒球地方初賽、全國決賽,及參加或主辦遠東區比賽時間。六月到十月是成人棒球比賽季,時間相當長。棒協計劃將社會及大專球隊分開,並確實建立甲、乙組制度。在這段期間,比賽會很密集。目前國內有八支甲組成棒隊,其中建教合作隊,也就是學生隊佔了四支。棒協準備以文化(味全)、榮工(輔大)、師大、省體這四支學生隊構成大專聯盟的骨幹,再選擇一隊,共有五隊列入大專聯盟甲組,具他學校球隊列入乙組。社會隊由目前的合庫、陸軍、空軍、台電為主體,再加上已具規模的中油,也是五支甲組隊;其他為乙組球隊。在每年的六月到八月,由大專及社會的甲、乙組隊分別進行聯賽,在聯賽中的優勝隊,將在九、十月進行國慶杯決賽。國慶杯的型態是由大專、社會的甲組及乙組球隊相互對抗。甲組對抗賽的最後一名,必須接受乙組前兩名的挑戰賽。如果在挑戰賽,乙組球隊獲勝,可升人甲組;甲組隊敗了降為乙組。有人擔心在五支學生隊脫離社會組,列入大專聯盟後,建教合作支持的廠家認為失掉宣傳效果,可能不樂意繼續支持下去。但事實上只有棒球協會控制下的比賽才如此作,其他如工商界辦的比賽或全省聯賽、主席杯等,學生球隊仍可以建教合作的廠家名稱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