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到奧會合法權益 下一步就得拿出實力:楊傳廣紀政退休 國際只識呂先生 多年來不出偶像 感慨何止丁善理(聯合報)

1981-02-28(本報記者 姚家遂)

昨天回國的中國奧會副主席丁善理很感慨的說;『我國現階段能多出現幾個呂良煥,情形就會好得多!』丁善理說,我國的楊傳廣和紀政也是國際體壇上的風雲人物,畢竟已是多年的往事,即使能在年輕的外國運動員中留下印象,必定也很模糊。一般運動員心目中的偶像大多是現階級的英雄。他說得很對。像曾奪兩次奧運會十項運動金牌的馬薩斯和籃壇名將張伯倫都曾來華訪問,但是慕名來看張伯倫的年輕人,就遠比馬薩斯要多。呂良煥是我國現階段最傑出的運動員,經常在國際性高爾夫比賽中名列前茅,威各遠播,已有不少王公政要慕名求教。他們都尊稱他「呂先生」。呂良煥經常是攝影記者獵取的鏡頭、他的照片屢次出現在世界各大通訊社的全球通訊網。丁善理一向支持「實力就是地位」的論調。他認為,國際體壇只崇拜英雄,有好的成績才會受到大家的尊重。他很怕我國恢復了參加奧運會及國際單項運動比賽的權益後,卻拿不出好成績來。他說,像徐亨和他都是國內體育界的「先頭部隊」,全力為運動員爭取合法權益,如果「主力部隊」--運動員本身不夠努力,老是在比賽得不到名次,「先頭部隊」的努力,也就事倍功半了。一九八四年的夏季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基於國際奧會對我的支持以及美國奧會對我的友好,我國參加似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國際單項運動比賽,我國是不是一定能參加,就不無商榷餘地。國際奧會對於國際單項協會並無絕對的約束力,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在四月七日召集奧運會競賽項目的廿六個單項協會負責人晤談,只能作說服的工作,他們會不會完全接受,尚難預料。至於非奧運會的單項協會,問題更多了。他們並沒有固定的立場,想要加入奧運會的可能會遵循國際奧會的行動;一些沒有可能加入奧運會的單項協會,還是會我行我素。一般國際單項協會為了門票或其他原因,特別重視實力,實力強的會員國必然被邀請參加,實力弱的會員國要想參加,就難得多。參加比賽的會員國太多,國際單項協會及主辦國經常採取「分配」制度,硬性規定每個洲的前幾名才能參加。像我國棒球近年來已有很大的進步,但一九七五年在漢城舉行的最後一屆亞洲杯棒球錦標賽,我國只得到第四名。因此,採取「分配」制度的國際性棒球賽就不邀請我國參加。基於這些原因,國內各單項協會必須加緊努力,提高水準,讓每一項運動都能出現像呂良煥這種傑出人才,引起國際的重視。我們亞洲的鄰邦日本和韓國都已成為世界上的體育大國。國人的資質和條件並不遜於日、韓,沒有做不到的理由,相信只要多下功夫,必定有和日韓並駕齊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