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場不太棒(聯合報)

1981-02-20(本報記者 蕭美君)

昨晚,台北市下著雨,不少球迷仍到棒球場,準備觀賞陸軍對全日聯隊之戰,結果掃興而返。每逢夜間比賽,裁判們最辛苦。棒球場的夜間照明設備,燈泡有三分之一損壞,亮度不夠,為了避免糾紛裁判無不戰戰兢兢的執法,但是為了怕看不清楚,不得不靠近壘包及球員,無形中妨礙了比賽。『棒球場是該徹底整修了。』棒球界人士發出了呼籲。去年為了迎接遠東區少棒、青少棒賽,棒球場曾整修,但是不到一年,一下雨就不能使用,錢不是白花了嗎?排水系統不良是最大關鍵。目前台北只有一座棒球場,各級比賽都在這裡舉行,由於各級棒球的投手板和本壘板,壘包與壘包之間距離不一,內野區沒法舖段草皮,泥土場地遇雨就泥濘。球場無法專用,規劃就不能統一,排水系統也無法適當安置,下雨就成了沼地。事實上,棒球場外野積水的情形較內野過之而無不及,也就是說整座棒球場都必須翻土,重新整修。以目前的財力而言,國內蓋不起室內棒球場,但是有餘力修建各級棒球的專用棒球場。退而求其次,可將現有棒球場重新整修、規劃,達到標準。體育界經費有限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可通權達變,像全國籃協能爭取到數千萬元整修中華體育館,為什麼全國棒協做不到?棒球在國內也是尖端運動,日韓球隊這次訪華,連戰皆北,輸在實力不如沒話說,但是場地不佳卻可成為遁詞。「治標」的整修已證明是徒然浪費,何不短痛的來一次「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