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2-13(本報記者蕭美君)
國內青棒南北對峙的局面已有稍許改變,北部的重心已由華興轉為榮工,南部仍是美和獨霸的態勢。我國從六十三年起開始參加世界青棒大賽。從那年起,全國代表權的爭奪即是南北對峙局面。在七年中,美和得到四次代表權,華興一次,六十七年由台中的宜寧中學得到冠軍,也只是曇花一現,次年台南長榮獲奪回代表權。今年美和重振旗鼓,拿回失去兩年的錦標。整個說來,青棒在長年南北對抗下,南部估了上風。今年北部的霸權由華興轉為榮工。在下半年度的兩個重要比賽中,南部的美和贏了榮工兩場,榮工只勝一場。美和是支有傳統的球隊。他們從步棒就開始培養球員,先是集中在內埔等幾個國校就讀訓練,然後進入美和中學打青少棒、青棒,在一貫的調練下,美和在三級青少年棒球中都佔有重要地位。今年以美和為主體的中華青棒在世界大賽中失利,是該隊首次在世界三級青少年大賽中鎩羽。美和回國後即加強訓練,除了陣中原有的林琨瑋、顧英麟、龔榮堂、黃文明等國手,並網羅了嘉義東吳好手黃嘉育,是明年全國選拔賽的熱門球隊。在中華杯中,美和目前的平均打擊力高達三成六。其中最高的是三棒蕭智祥,高達八成三。在防守上美和只有一次失誤。榮工雖在兩項重要比賽中輸給美和兩場,只贏回一場,但是三場比數都只是一分之差(中正杯預賽時,榮工勝美和一比零;美和在決賽中三比二勝;中華杯美和勝三比二),顯示兩隊實力在伯仲之間。榮工自從六十五年在遠東區少棒賽中失利後,奮發圖強,連奪世界青少棒,少棒冠軍,只剩下青棒未曾贏得國內代表權。因此榮工處以此為目標,希望在明年成為「三冠王」。榮工處的三支青少年棒球隊也是作有計劃的訓練,不過起步較晚,而且原先在東部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發展不起來,直到搬到台北縣後才嶄露頭角。在強有力的後援下,目前榮工隊在各級青少年棒軍中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榮工也像美和一樣,逐級培植球員,兵源充裕。榮工在中華杯的打擊力,到目前只有兩成,失誤卻有十次,攻守表現不及美和。在相同的訓練下,國內青棒由美和、榮工南北對峙的局面可能要延續一段時間。華興受到非世界冠軍球員不要的限制,減少了球員的來源。目前,中部的明德隊吸收了去年世界青少棒冠軍東峰隊的國手,集中訓練,已具雛型,一、兩年後可能威脅美和、榮工兩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