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0-15(本報記者 蕭美君)
日前成軍的中華成棒代表隊,是國內棒球實施春、秋季選拔制度以來,實力最平均的一隊。實力平均並不代表是最完整,不少好手在名額的限制下遭封殺。一位棒界資深人士指出,選拔賽冠軍隊佔了十個名額,使選拔委員很為難,在全面考慮下,像獲打擊獎第三名的陸軍林仲秋,空軍投手劉秋農等好手都未當選。這位人士指出,春季名次賽冠軍味全隊,陣中擁有不少好手,都可當選國手,但是卻因未打入選拔賽而遭犧牲,令人扼腕。這當然是個制度問題,但是組明星隊,冠軍又失去意義,加上「人情」、全隊默契及集訓困難等問題,使明星制在實施一陣子後取消,目前以冠軍隊為主體的制度,雖不是最好,但卻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許多好手被犧牲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既然如此,如何才能表現我國成棒實力?這位專家表示,中華成棒代表隊應先集訓,然後到棒球先進國家訪問比賽。出國訪問比賽起碼有三點意義:一、顯示我國棒球的水準,不僅青少棒運高,成棒也不錯,並表明我國提倡棒球的決心,和先進國家多聯絡,以鞏固我國在世界棒球聯盟中的會籍。二、有鼓勵球員的作用。目前已有球員對選拔賽表示厭倦,當選國手又不能出國比賽,當選根本沒什麼用,因此使榮譽感降低,間接影響努力,雖然當選國手出國比賽並不是唯一的目的,但是多少對球員有鼓勵的作用。三、我國成棒教練的戰術觀念,訓練方式及球員的認識,可借出國比賽,吸收他人的長處,有所突破。希望全國棒協儘量籌措經費,促成中華隊出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