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省 2000萬 砍掉棒運搖籃:(聯合報)

2001-02-10(本報記者賈亦珍)

實在很難想像,一個動輒概括承受其他行庫數十億爛帳的合作金庫,竟會為了省下一年兩千萬元的經費,而要砍掉已有五十二年歷史骨董級棒球隊。五十二年了!合庫棒球隊幾乎就是台灣棒球史的一個「活化石」,保護都來不及,還要砍掉它?台灣棒球的草創時期,合庫隊就存在了。當時只有業餘成棒,合庫隊是中華成棒隊的兵源供應站,也是三級棒球選手最終的歸宿,看看現在散佈在各地的棒球工作者,有多少是合庫出身的。職棒創立後,台灣棒球進入興盛時期,合庫隊被職棒隊無情地欺負,不但搶了它的鋒頭,還三不五時地搶它的選手,合庫成了職棒選手訓練班,一結業人就不見了,有時還沒結業就被搶掉了,合庫隊雖然暗自生氣,但它還是默默地、本分地扮演扎根及人才供應的角色,有怨卻無悔。後來,棒球陷入了低迷期,職棒慘得連年度小月,球員想進職棒越來越難,合庫隊卻在這時張開了雙手,成為很多棒球選手入伍前溫暖的避風港,在這個避風港裡,年輕的選手得到一個球技繼續成長及磨練的機會,雖有「候鳥轉運站」之譏,但就是有它,這些候鳥才不至於夭折。無論什麼時代,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合庫隊都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及存在必要,它已不只是單純一支棒球隊,它已成為棒球保母了。現在,合作金庫卻要將它解散,就像把一個奄奄一息的小孩身邊的保母解聘掉,就只為了省一年兩千萬元的經費。但是合作金庫高層有沒有想過,如果從整個國家社會的角度著想,這兩千萬元省下來了嗎?不見得,說不定形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想想,合庫解散會對另一支僅存的業餘成棒隊台電隊造成多大的壓力?台電會不會也順勢說:「合庫都不玩了,我們也不要玩了。」如果台電也不玩了,那我們的業餘成棒等於毀了,在骨牌效應下,說不定台灣棒球會全毀了。兩千萬元對合作金庫來說,絕對不是非省不可的經費,兩千萬元保存一支骨董級的球隊,絕對是值得的,合庫高層在作這個解散的決定前,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