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重要課題:且聽專家們的意見(聯合報)

1979-08-28(本報訊)

六十四年以後,鼓山、榮工、立德與府光少棒隊,也造就了不少傑出投手,他們將來的發展尚不可知,但早期的少棒投手,在升入成棒以前退出棒壇,或提早結束投手的生涯的比例,的確很高。因此,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期待少棒出身的投手加盟成棒,並不可靠。而且,當年各隊威力最強的投手,譬如金龍陳智源、七虎盧瑞圖、巨人許金木、北市陳志舜、二代巨人黃清輝與立德林文祥,至今全部結束投手生涯,難道真是少棒階段過重的訓練份量,傷了他們的手臂嗎?由此看來,投手人材的發掘與培養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棒球專家高泉榮認為在發掘投手人材方面,應以強健的體格為首要條件。高泉榮表示,投手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力,敏捷的反應,判斷力及快速的動作,這些必須具有強健的體格,但是國內在找尋投手人材時,都以高大為主,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向,高泉榮認為,體型高大的人不一定具備這些條件,因此在發掘投手人材時,必須要以這些條件為主。此外,國內目前的投手,大多出身南部,這個現象也影響投手人材的發掘。高泉榮指出,南部是有棒球傳統的地方,小孩子大都打棒球,因此人材很容易出頭,但是北部卻因生活條件較高,升學壓力及對別的運動愛好,因此棒球風無不盛,影響人材出頭,高泉榮認為北部的可造之材並不少,只是未被發掘而已,因此必須先全面推展棒球風氣,使全國連接一致,人材自然輩出。華興隊經理方水泉表示,投手的發掘必須視其先天的條件是否優異,有沒有投球的潛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