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08-15(本報記者 胡英牧)
中華青棒與青少棒隊,在世界青棒及青少棒大賽中,分別遭遇強敵,中華青棒隊和美南隊苦鬥八局後,被打入敗部,中華青少棒隊則在一路落後的情況下,直到六局下半,才以一支兩分全壘打力挽狂瀾,擊敗美西隊,國內棒球界的有識之士,瞭解這兩場球的過程後,心情都很沈重,困為外國球隊的水準日益提高,而我國的棒球運動問題卻愈來愈多,如果再不深入探討,辛苦多年在國際棒壇上建立的聲譽,可能很快就要成為過去了。中華青棒隊與美南之役,老實說,我們輸的並不冤,無論是投手臨場表現,打擊力發揮,教練調度,都顯得不如人,幾次得分機會不能把握,想贏球才是怪事,而中華青少棒隊要不是在第六局下半擊出一支全壘打,扳回兩分,也很可能步著青棒老大哥後塵,掉進敗部掙扎,因為中華青少棒隊全場只有四支安打,打擊率零點一八二,而對手美西隊卻有七支安打,打擊率高達零點二六九。一位國內棒壇資深人士說,目前國內實際從事棒運工作的人,很多是墨守成規,根本不願接受新觀念,以致球隊的水準低落,更令人感慨的是,不少人在劃小圈子,故步自封。現在國內訓練球隊,仍是以投手為主,這種先不求有功,只求能封鎖對方的戰術觀念已經落伍了,美國和日本的業餘棒球,早就傚法職業棒球,對打擊痛下苦功,建立了「不怕失分,畫量槍分」的觀念,困為再強的投手,球路也有被摸清楚的時候,如果一個球隊沒有攻擊力,最多和別人扯平,求勝已成緣木求魚,因此訓練投手和球員打擊能力應該齊頭並進。近幾年來,我們的少棒隊平均打擊能力都很強,青少棒就差了,青棒的打擊一直是最弱一環,這種現象並不是沒人指出,我國棒球協會也曾聘請日本和美國的名打擊教練來台灣指導,可是國內的教練反應卻異常冷淡,參加者只有少數的十多人,這樣如何能提高打擊水準?棒球是整體的運動,每位球員都像機器裡的零件,一個零件出毛病,就會影響整隊的戰力,但是我國教練仍有迷信球員的傾向,臨場調度不夠客觀,甚至對球員的特點不瞭解,有長打能力的,偏教去觸擊,帶傷的硬教上場挑大樑,如此調度,即使有成績,也只能算行險走運,不能算夠水準的教練。這位人士並指出,如今我們每年只參加世界少棒聯盟的少棒到青棒比賽,很少顧及其他,對於刺激整個棒球運動的發展,影響力必然愈來愈低,近幾年國內少棒隊伍日漸減少就是證明,前不久秘魯邀請我國派少棒隊去比賽,就因格於世界少棒聯盟規定而未能成行,為什麼我們不能組織另外的棒球聯盟,爭取更多與外國隊伍交手的機會?這種多角發展的方式,才是今後我國棒球運動應走的路。前兩年,我國的棒運仍停留在兩雄對時或三強鼎立的階段,如今水準逐漸拉平,這是可喜的現象,但只要有心的人,一定會發現所謂水準平均,只不過是少棒培養的選手多了,分散到各處,但是少棒或青少棒時代的小英雄,就一定會成為青棒或成棒的主將嗎?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當年巨人隊的驍將許金木就是個例子,因為很多少棒或青少棒的球員,到了發育之後,限於體質和票賦,並不一定能如預料中的成為棒壇奇葩,如今少棒、青少棒、青棒全由相同班底一以貫之的觀念,必須要修正,而且球員的氣質、反應往往和教育成正比,從小鍛練一批棒球機器的效果,不一定比從各階層學校中挑選優秀球員來得強。今年的世界青棒、青少棒賽都沒打完,少棒賽尚未登場,但是能從一兩場比賽中見微知機,對我國的棒運發展,相信是絕對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