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得棒.要多流汗:李懷樂.懷技而來.樂於傳授(聯合報)

1979-07-30(本報記者蕭美君)

不論一個人的天份多高,努力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美國著名的棒球教練李懷樂說,一個棒球員,要比別人多流些汗,才能出人頭地。曾經在美國職業棒賽中連續一八七場沒有失誤紀錄的李懷樂,就是靠勤練才成功的,他為了研究發擊出球的球路,先是站在捕手後面觀察,然後到內野練習接球,再退到外野練習,這樣才使得李懷樂在防守上有傑出的表現,而他使用過的手套列人「棒球名人堂」保存。談到他光榮的紀錄,李懷樂很謙虛的說:『那是幸運之神太照顧我。』李懷樂並不排除「天份」的因素,他認為個成功的球員,反應、判斷及領悟力,並不是訓練可以培養出來的,因此天份對於棒球員而言,也是很重要的。李懷樂說,中華民國三級青少年棒球能名揚世界,足見有潛力的球員不少,只要能以正確的方法指導,而球員能多流點汗,假以時日,成人棒球也必能在國際間嶄露頭角。就中美兩國成棒做比較,李懷樂說美國有職業制度,就整體水準而言,很難做出一個正確的比較。但是在來華之前,對我國棒運做過深入瞭解的李懷樂表示,目前美國職業隊的兵源,也像職業籃球看齊,從大學裏找優秀選手簽約,因為大學是一個人定向發展的抉擇期,在這個脫胎換骨的階段,因為受到知識的增加,環境的驅使,及見聞的廣博,使一個人在發展時能充分發揮潛能,以球員而言,正是可以看出是否具有棒球潛能的時期。而且也是能完全理解、運用及吸收訓練的階段。而我國有輝煌成績的三級青少年棒球只發展到高中,大學只有少數幾個隊,社會組的隊數也少,使得棒球運動未能一氣呵成。此外李懷樂指出,棒球發展到今日可算接近巔峰,在戰術上的突破已十分困難,亞洲人在體型上不及歐美人,因此亞洲具有棒球歷史的國家,如何靈活運用戰術,以補先天不足,應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在十二年職業棒球生涯中,李懷樂一直排在四、五、六棒強棒,他共擊出過一百零五支全壘打,最使他難忘的是一九四四年,在世界冠軍賽最後一次比賽中,擊出一支全壘打,使得紅雀隊登上冠軍寶座,而李懷樂也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獎,得到一支純金打造鑲鑽石的戒指,李懷樂一直把它戴在右手無名指上,至今還津津樂道。從六歲間始打棒球,學的是教育,卻浸淫棒球一生的李懷樂,曾擔任大學教練廿四年,他除了著述外,並有促進棒球技巧進步的發明,李懷樂表示,只要我國成棒隊需要什麼,他就會毫不保留的將他知道的知識,完全貢獻給他所熱愛的中華民國的棒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