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12-17(記者牛慶福∕台北報導)
各國小今後可以安心讓學生打棒球了,教育部昨天在台北市東園國小發表一種名為「樂樂棒球」的新式球類運動,材質與擊、跑、接、傳等都非常安全,沒有投手,以球座取代,但揮棒與跑壘等都動作都與棒球運動類似。「樂樂棒球」的洋名為TEEBALL,球棒與球都採柔性的材質,不會傷人與破壞物品,而且因為棒與球有大有小,供球的球座可以伸縮,可以適應身材不同的小朋友,使用的場地也可大可小,因此天雨在室內玩也非常適宜,推廣該運動的教育部相信,今後會盛行於學校,並且很快走入家庭,成為閤家歡樂的球類運動。教育部昨天在東園國小向體育界與教育界舉行發表會,觀看小朋友操演樂樂棒球,每隊十人,按棒球守備位置,二壘壘包及外野手位置各多站一名球員,沒有手套是以手接球,小朋友揮棒很容易把球座上的靜態球打擊出去,擊出球後和棒球一樣跑壘,由於球軟讓球員勇於傳與接,人人都可在玩樂中享受各種成就感。教育部要送十萬套到全國各國小。國小棒球聯賽自民國七十八年實施以來,曾在八十一年達到高峰,軟硬式共有八百四十一隊,後因為場地欠缺與安全等考量,逐漸減少,如北市只剩下三所國小有棒球隊,樂樂棒球可以取代騰出來的空間,由於適合幼童使用,因此可望從幼稚園作為拓展棒球人口的媒介,銜接國小棒球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