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07-14(本報記者林以君)
陳金鋒赴美,郭泓志簽約,興農牛副領隊張高達是兩名國內棒球好手先後與道奇隊簽約的關鍵人物,這位台大土木研究所的高材生,衝破諸多國內老舊的棒球文化,但也常常要別人為他擦屁股,「經紀約」事件後,他出現少有「先認錯,再善後」的較成熟作風,但他還是不死心地再問一次:「我這樣作,有錯嗎?」卅一歲的張高達自興農集團於四年前接手俊國熊隊後不久即加入球團工作,他更曾被球團人員封為「駙馬」,但早已與楊天發女兒漸行漸遠。他半主導改善興農隊體質,包括現任全國棒協副祕書長吳祥木在內,都間接離開總教練一職,他也參與牛隊各階段不適任的主力球員淘汰任務,尤其歷任隊長,包括張耀騰、白昆弘、張文宗、王傳家等。但是,他引進的年輕球員卻無法適時銜接戰力空缺,以致於凸顯牛隊須借重道奇隊洋將支援的程度。他與道奇走的很近,但似乎對「經紀」球員的手法還沒學到精髓就操刀大幹。他的確與郭泓志簽下經紀約,聲稱沒讓牛隊總裁楊天發知道,而他也決定抽佣百分之廿,至少就有約新台幣八百萬元「歸個人所得」,等到事情爆發,他忍了很久不出面,一出面就認錯,他想補救對牛隊造成的傷害,但空間有限。就像他年初與牛隊招牌球員黃忠義談薪、留隊不成,黃忠義一度要往台灣大聯盟發展時一樣,他衝撞之後,退居二線,待楊天發等人力退群敵,留下黃忠義後,他又是一條好漢,繼續衝撞。只是幾番衝撞後,外界對他的諒解漸少,他對自己的懷疑卻也從不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