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是否成立﹖ 棒協果真揮刀﹖:(聯合報)

1999-07-14(本報記者林以君)

觀察郭泓志與道奇簽約,要比看陳金鋒事件更仔細,因為「買、賣」雙方及受傷害我國的棒球界都不是第一次,整個事件還在發展中。觀察點一,郭泓志與道奇合約是否成立?生母毛麗英「代理人」的簽字效力,及統一獅隊、郭泓志與道奇間的三角合約關係會不會打國際官司?二,全國棒協今天的臨時選訓會議真的解除郭泓志國手資格?會不會服役時也禁賽?後續範圍多大?事關道奇投資郭泓志的「風險」。三,棒協揮大刀砍郭泓志,勢必砍到道奇,道奇會不拿陳金鋒回國打亞洲杯一事當擋箭牌,或作為交換條件?因為少了陳金鋒,中華成棒隊還得再找一個第四棒。四,道奇歸媒體鉅子梅鐸旗下,梅鐸收購英國甲組曼徹斯特聯隊時,也曾因手法粗糙,曼聯支持者群起發出反對聲浪,道奇在台灣引起的反應,已是負面居多,國內如何反應?最後,美國職棒除了道奇,還有廿九隊,想赴美發展的優秀球員,是否還將道奇與美國職棒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