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可鑑 有形象才有未來:(聯合報)

1999-03-11(記者賈亦珍、 林新輝/台北報導)

職籃中止比賽事件昨天對職棒界造成一些震撼,最普遍的反應是「前車可鑑」,但也有人認為職棒是職棒,職籃是職籃,職棒不會步上職籃的後塵。「我承認現在是職棒的谷底。」統一獅隊領隊郭俊男說:「而且今年仍看壞。」但是他提醒說:「最差的時刻也是最佳的投資時機。」統一今年就以實際行動進行逆勢操作,他們認養了台南球場,預計未來五年將投入七千多萬元的經費。這是統一經評估過的決策,郭俊男說,只要他們自己不搞砸,台灣職棒不會死,因為球迷對棒球有一分深厚的歷史文化感情,球迷沒有消失,只是躲在電視機前,看去年曼谷亞運棒球賽的高收視率,及前年世界青少棒賽台北球場重現滿場盛況就可以得知。這些話與那魯灣公司副董事長邱復生的話不謀而合,邱復生說,即使陷人谷底,但從尼爾森一九九八年針對廿歲至四十歲男性觀眾的收視率調查,去年有三百卅五萬九千八百八十人次收看台灣大聯盟及中華職棒的比賽,顯示國人對棒球仍有一分無法割捨的感情,這是職棒的優勢。無論中華職棒或台灣大聯盟都承認,今年是生死存亡的一年,絕對比去年辛苦,但這卻不是退縮或觀望的時刻,兩聯盟各球團都應有積極的行動,球員則要有共體時艱的體認。和信鯨近乎軍事化的生活管理,三商虎寧捨戰績也要打乾淨比賽的決心,統一獅專心在台南地區經營的理念,都是一種積極的行動,郭俊男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形象,不能只看輸贏,不看未來。」三商虎領隊陳玉書最近就告誡球員要自我警惕,要加倍努力,因為現在打的是生存戰,不只是場上的棒球比賽而已。發展職業運動的土壤仍在,邱復生表示,台灣有逾百家企業每年廣告預算在兩億元以上,蓬勃發展的有線電視更是職業運動的推手,但如何播種、耕耘,就得看兩個聯盟的努力